试着观察在大家常用的微信群或朋友圈里,你常常会看到这样的行为发生。
就是多数人看完一篇文章,或看见一件事之后,虽有想法但不闻不问,也不想表述啥(持续维持这种习惯的话,这辈子很难学会总结的能力与技巧,自然学任何东西就进不了心也转化不出能力,这是多数人常见到的一种习性,我们不是苛责他)。不想说,也是一种表述方式。
简单说就是~吝啬的不会给予。给你找个台阶下~可能不懂吧。
可能他还没意识到,
其实,"主动给予"就是一种付出,
这是真心的付出。就像送花的人,手有余香。
另有一部分人,看完会点赞✌️。
再有更少的人,会用几个表情符号🤔表述自己的心情,甚而留言。
弱弱地问一下下,你是哪一种人?(可以对号入座的喔)
上课时不时的,会告诉同学:
任人从小读书始,都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要有用"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创造价值"的人,假如没能创造价值的话,你要学会当另一种人,就是能"传播价值"的人。
在简书上码字,是在传播价值。而传播价值的同时,也时不时浏览优质文章。在这当下,除了点赞外给友友留评,不管是一句话或两句话,就是在创造价值。
我总结留评,是有四点意义:
1.不是只为了点赞换赞。
2.增加(和友友的)粘性。
3.自己学习练习看完一篇文章的总结能力。这一点练好功,未来对你在发言表达上有很大助益。
4.有心给友友做出反馈,用心去阅读不是就走走心。
以上四点,就第一点最不具粘性。
假如你在简书上,常常做的是第1种点赞换赞的话,你没想过在同样付出的时间里,可以多学点什么吗?可以再延伸一些什么吗?
这也是我想给你建议的点点。
所以,从“价值传递“到“价值创造“,假如你不能创造价值,也做不到传播价值;在后互联网时代,真要靠的是自学能力,当你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时,是不是活得很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