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家长,焦虑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把老师也传染上了焦虑。下面我就自己所带的一个学生出现的问题分享一下:
临近期末,学校发放暑假作业需要收费,(学校所有的费用收取,我都会使用微信扫码。)但是班里有一个回民留守单亲儿童,因为爸爸、奶奶不识字,每次收费时都由孩子交给我现金,这次也一样。周四的中午吃过饭,孩子的爸爸打电话问我,早上奶奶给孩子41块钱交暑假作业费,但是被同桌借走了20元。我一下蒙住了,下午到校后,我鲁莽地直冲教室,问同桌要钱(我当时真的有点奔溃的感觉,因为我真的不想和这个孩子及他的家长处理关于偷这个问题。这个同桌从一年级到二年级,经常偷拿同学的东西被其他同学们发现,但是同桌的心理素质超好,我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每次都没有结果。这还得从这个孩子的家庭说起。他也是一个回民留守男孩,因为第一次发生偷拿学生的书,我和家长没有沟通好,最终让孩子潜意识的认为,偷他人的东西也不过如此。直到三年级第一学期,我才彻底的处理了一次这个孩子其他方面的问题。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对同桌很冷淡,慢慢地孩子发现了我的态度,开始主动和我交流,积极的参加班级活动,我也慢慢地接受了孩子的改变,并不断鼓励他。)同桌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他没借。我当时提高的嗓门突然压下来,克制自己平静的和他交谈,但是依旧没结果。正当我无助时辅导员老师让我留给她处理。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只看到了辅导员老师摇头我也想到了结果。我和同桌都冷静了一节课的时间后,我改变了策略,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也提及了教室摄像头……最后孩子承认了,并告诉我钱就压在家里他睡觉的枕头下,我才打电话和他的家长沟通……
这件事让我想到了很多,孩子想吞掉借来的钱,是孩子做错了。而最大的问题是我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没有预想到所有会发生的情况,更可恨的是,我在一开始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相对来说,学生在情绪技能方面做得很好,比如说孩子发现我又一次开始冷处理时,承认了他借钱这回事,并给我道歉。但是孩子缺乏生存和生活的技能,总会以偷、借而不还等这类方式应对自己心理的诱惑,孩子的思维方式偶尔出现了脱轨的状态,是长期的家庭教育缺失,缺少父母的管教,所以,在以后,尽可能的给予这个孩子心理上的帮助,教会孩子自我管理。
尝试从课堂上老师讲到的五个核心理念——自我管理,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负责任策略和自我认知着手,重新审视自己,审视教育,顺应教育的改革,教会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