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数字“7333”,《读懂苏东坡》(中篇)

    (《读懂苏东坡》是文化学者陈伯安老师,为武汉萃辰天心书院“东坡故里眉州心游”,精心准备的授课提纲。陈伯安老师将苏东坡大起大落、多舛多难、纷繁复杂、精彩绝伦的一生,用“7、3、3、3”来概括,十分精辟。在《读懂苏东坡(上篇)》中,我们分享了前三个章节,受到广泛赞赏。今天分享第五章节。)


         四、仕途之路

    1、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苏轼出任凤翔签判(凤翔在陕西,距汴京一千二百里。)签判有签署公文和断案的权力。在位三年,由于办事公正,一心为民,百姓都敬称他为“苏贤良”。

    2、宋英宗治平三年(1065-1066年),任职于史馆。1066年夏四月,苏洵卒。回眉山为父丁忧。

    丁忧三年,苏轼手栽松苗三万棵,兄弟二人带着年幼的孩子常常待在那儿,躬身栽树培土,仰看蓝天白云。


    3、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返京任谏官,继为国子监考官。冬,任开封府判官。

    4、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出任杭州通判,一直干到1073年。

    在杭州任通判期间,苏轼巡视各县,亲眼所见“青苗法”和“盐法”给百姓所造成的危害。欠官债的百姓被捉拿,动辄上千。而官盐价格高,江南产盐之地、百姓却常常食无盐。为此,苏轼上书朝廷,心有感慨:“在此,虽有江山风物之美,而新法严密,风波险恶,况味颇不佳。”

    5、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升密州太守(山东诸城)。在密州任太守三年,他上书朝廷,请求减免密州赋税,并花大力气治理蝗灾。当他发现草丛中多有弃婴时,就命令部属想办法收养,并从官钱中拨专款给贫穷的母亲们,让他们至少把婴儿养到一周岁。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苏轼的理由是:一年后母子生情,再也割舍不开了。此法果然有效,使密州的弃儿大大减少。


     6、宋神宗熙宁四年(1077年)任徐州(江苏)太守,任职两年。

    上任两个月,碰上八月大洪水,徐州城灾情危急。苏轼果断决策,一是严禁有车马的富户逃亡扰乱人心;二是亲入武卫营请禁兵协助防洪。苏轼登上城楼,下令调动几百艘公私船只,装上沙袋,用缆绳放到城下,以缓解洪水冲力。与此同时,于险要处筑长堤,全长九百八十四丈,高一丈,阔两丈。堤成之日,距最大流量的洪峰到来只差两天。徐州城保住了。九月下旬,洪水归黄河故道。

    后来苏轼离任时,徐州数千人送他出城几十里,哭成一片。那场景,实在使人动容。


    7、宋神宗熙宁十二年(1079年),苏轼任湖州太守(浙江)。

    上任三个月,遭遇“乌台诗案”,被捕入狱。朝廷的一帮小人,抓住苏轼《湖州谢表》中的几句话大做文章:“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何正臣首先发难,李定唱压轴戏,攻击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

    神宗终于听信御史中丞李定等一帮小人对苏轼的诋毁,下令严办苏轼。李定派皇甫僎去湖州捉拿苏轼。苏轼被押至京师,关在乌台。从案发到结案历时一百二十多天。苏轼在乌台写诗给苏辙:“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乌台诗案”牵动四方,杭州、徐州、密州的百姓纷纷为苏轼祈祷。后宫内,太皇太后曹氏,太后高氏,都为苏轼求情。曹氏病重,神宗欲大赦天下为祖母消灾求寿,高太后说:“你也不用赦天下,只放了苏轼就够了。”关键时刻,已经闲居金陵的王安石,上书神宗皇帝:“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一向视安石如父执的神宗皇帝朱笔一挥,苏轼终于免于死罪。


     8、乌台诗案结案,苏轼以团练副使贬黄州,不得签书公事。

    苏轼谪居黄州的时间是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前后一共五年。

    (1)初到黄州,苏轼暂居城内的寺庙定惠院。他念佛、沐浴、钓鱼、采药,回归于日常生活。他念佛而不吃斋,一切随缘又随意。平时,他采药,尝百草,后来与人合著一部医书。他还抽时间学习烹调手艺,在黄州留下了“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东坡泡菜”的佳话。时间不长,他就和当地百姓打成一片,交了不少渔夫、樵夫为朋友。没过多长时间,他早把贬谪黄州的烦恼置于度外,写了一首《初到黄州》的诗:“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2)后来,黄州徐君猷太守为苏轼另辟了一处居所:临皋亭。该亭原属官府建筑,虽不算宽敞,但四周风景甚好。苏轼《致范子丰书》写道:“临皋亭下八十余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眉山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3)时隔不久,徐太守又把城东一处废弃的兵营拨给苏轼,大约是五十亩坡地。苏轼率领全家开荒种地,当地百姓也来帮忙。很快,麦子也种下了,蔬菜也种上了,春天一片新绿,入夏满目金黄。

    在这片坡地上,苏轼盖起了房屋三间和一座居士亭,亭下朝南还建了一个“雪堂”。雪堂四壁是苏轼画的雪景,堂前匾额“东坡雪堂”也出自他的手迹。有一天苏轼在雪堂忙碌,等客上门,以调侃的口吻说道:“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苏轼自此取号“东坡”,美名传天下。

    (4)元丰六年,侍妾为东坡生下一子,苏轼喜出望外,为子取名苏遁,并写《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病到公卿。

    (5)在黄州五年,苏轼进入了一个创作高峰。写出了他一生最高水平的作品:《念奴娇·大江东去》、《前后赤壁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记承天寺夜游》、《雪堂记》、《书临皋亭》等等。


    9、宋神宗起用苏轼的心思由来己久。元丰七年,他不与群臣商量,直接下令复起苏轼。复起的第一步,授苏轼汝州团练副使。汝州(河南)离汴京很近。

    (1)这时的苏轼,已起了归隐之心,于是两上《乞常州居住状》,恳请朝廷批准。过数月,朝廷终于批准了他的请求。于是,苏轼在阳羡(宜兴)购买一处住房,准备在这里安度晚年。

    (2)岂料宋神宗驾崩,小皇帝哲宗只有十岁。高太后摄政,改年号为元祐。

    高太后下旨,任命苏轼知登州(山东蓬莱)军事州,掌军政大权。

    (3)登州上任仅五天,新的任命复至,升苏轼为礼部郎中。

    (4)刚到京师,他升为中书舍人,在宰相手下干活。

    (5)半年后,再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负责起草圣旨的工作。升迁如此之快,百官为之瞩目。都猜测司马光一旦退下,苏轼肯定是宰相。这些议论,使苏轼还朝不到一年,成了议论的中心。

    (6)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出任杭州太守。从1089年7月一直干到1091年2月。

    在杭州一年半,他治运河,开六井,浚西湖,筑苏堤,设“安乐坊”治病救人,在临安(杭州)的地方志上写下了重重的几笔。

    杭州人在他活着的时候为他建生祠,家家户户供他的画像。

    (7)在今后的几年中,苏轼的任职不断变动。

    △1091年1月至8月:任吏部尚书;

    △1091年8月至1092年3月:任颍州(安徽)太守。

    △1092年3月至8月:任扬州太守;

    △1092年9月至10月:任兵部尚书;

    △1092年11月至1093年8月:任礼部尚书。

    △1093年8月至9月,高太后去世,苏轼调任定州(河北定县)太守。


    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改年号为绍圣。时任宰相的章惇大权在握,玩小皇帝于股掌之中。他把矛头直指苏轼,一心除掉这个潜在的政敌,宰相位的竞争者。

    (1)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朝廷告下:苏轼责知英州(广东英德)。

    苏轼一家走出几百里,第二道命令又至,降为六品官。接着,第三道谪命又来了:责授苏轼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

    (2)苏轼面临万里投荒,决定带苏过一人远赴贬所,苏迨带其他眷属到宜兴去,和苏迈同住。王朝云此时特别冷静,决定陪苏轼一同到惠州。

    (3)苏轼于1094年10月抵达惠州,在惠州一直到1097年4月,一共两年零七个月。

    惠州是个偏远的小城,生活清苦,蔬菜缺,肉更少。杂居着汉族、客家族等。

    苏轼写给苏辙的信中说:“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骨间亦有微肉。意甚喜之,如食螃蟹。”

    (4)佛印大和尚写信来安慰他:“子瞻中大科,登金门,上玉堂,远于寂寞之滨,权臣忌于子瞻为宰相耳。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眼成空,何不一笔勾销,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三世诸佛,只是一个血性汉子。子瞻若能脚下承当,把富贵功名贱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老友的劝慰,给了他很大的力量。

    (5)苏轼渐渐和惠州人打成一片。

    连接东江两岸的原是一座简陋的浮桥,每年都有不少人落水,被浪头卷走。苏轼建议官府修桥,官府却拿不出钱来。于是苏轼写信给苏辙,动员史夫人拿出皇宫多年的赏赐。史夫人二话不说,拿出价值数千金的东西,派人急送惠州。

    桥修成之后,东江两岸的欢呼声三日不绝。

    惠州瘴毒弥漫,疫病流行。苏轼率先种药,托人从广州买药材,居所前后种满了药材。他又开方看病做起了郎中。经他带动,官府宣传,惠州从此药材渐多,郎中渐多。

    (6)苏轼救活了不少人,而他心爱的侍妾却死于瘴毒。苏轼写《西江月》纪念他。

    (7)贬惠州的第三年,苏轼在白鹤峰营造新居,打算长住。长子苏迈带着他的三个孙子以及苏过的妻儿到惠州来了。新居落成、官民同贺,一家子其乐融融。苏轼心情渐好,欣然命笔,写出了《纵笔》一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岂料这首小诗传到京师后,被宰相章惇看到。他笑道:“苏子瞻还这么快乐吗?贬他到海南儋州去。”


    到儋州后,他居住的地方是几间破官舍。有一天早晨苏轼在风雨中醒来,满身都是湿漉漉的黄叶。儋州太守张中实在看不过去,冒着暗助罪臣的风险,找借口用官钱修缮了破官舍,后来因此获罪,掉了官帽。

    (1)苏轼喜欢吃肉,但儋州无肉可吃。本地人吃老鼠、蝙蝠、蜈蚣。苏轼写信给苏辙,说他学会吃熏鼠了,体重有所增加。

    (2)张中太守替他介绍当地的黎族朋友,做翻译,沟通言语。苏轼学习海南土语,又教当地人说眉山话。时至今日,海南儋县仍有两个村庄讲眉山话。

    (3)苏轼性好动,喜好结交朋友。黄州是这样,惠州儋州也是这样。在儋州,他结交了几个朋友,其中一个叫黎子云的,几乎每天都与苏轼见面。有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常看苏轼不眨眼。一日,忽然对苏轼说:“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苏轼从此亲切地称他“春梦婆”。

    苏轼饮酒就上脸。小孩子觉得奇怪,争着看他,追赶他,他扭头一笑,诗已出来:“寂寂东坡一病翁,白发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

    (4)苏轼还在海南讲学,教诲黎家子弟。椰林深处书声琅琅。在海南,苏轼教出了海南有史以来第一个进士姜唐佐。姜唐佐原是琼州人,过海求学。临走向苏轼求诗,苏轼写下两句:“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并许愿说,等唐佐考上了进士,再续写后两句。后来唐佐中了进士,先生已在九泉。由苏辙续写了后两句:“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6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01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89评论 0 35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93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1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9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05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40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8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97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67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9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80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9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