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说:“谦卑的心是宛如野草小花的心,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讽。”
反复玩味这句话,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谦卑的人,但是还是在努力做一个谦卑的人。虽然这个社会,较为高调的人更具有生存价值,也更具有社会属性。
“不取笑外面的世界,也不在意世界的嘲讽。”这样的谦卑,那真的是很高级的谦卑,也是高级的人生。
今天下午,教师培训会上,老师用“生命之花”为题,设计了一个自我评价题目。包括财务、健康、娱乐、家庭、朋友/重要他人、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和职业这8项,每项分数为0-10。我先填的是职业,评为8分吧,从自己喜欢的程度和践行的程度来评价的,财务这个问题,不好说,那就打个及格的分数吧,自己有什么愿望,还是可以自己满足的,不用请示任何人。健康,给个9分吧,目前还可以,尽管有些小毛病,但都不碍事。家庭的话,很知足,9.5分吧。朋友和重要他人这一项,朋友不在多,在于能够交心,能够倾听,能够给出一些建议,9分。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我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如果用世俗的来衡量,也就6分,但我自己一定要给自己打9分,因为我的理想就这么多了,或者说我的命业就是如此,我就知足者常乐吧。
你看,从上面的分析,至少可以看出我不在意世界的嘲讽。我的迷之自信就是这样产生的,所以才会睡得香,吃得下。
日本作家午堂登纪雄在《孤独力》中说:“独处,是我们认识自己最好的机会,你从热闹中失去的,会在孤独中找回来。“
也许是年纪的增大,越来越喜欢独处。独处,是更高级的生存。因为我的寄托都在我自己身上,而不是外界的名、利、物。最喜欢的独处,是一个人看电视剧,也可以是花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沉浸在书里的独处。如果一天当中,有这样的时光,这天就没白过,就会觉得很有价值。
热闹过后终究是空虚,只有独处的丰富后才会更加充实。
并且,现在的年龄,也只愿意和能够说上话的人交流。其他的,停留在基本的交流即可。因为,我想将更多的时间留给独处。
这个时候,我会想起《瓦尔登湖》这本书。
新网师群里,导师说:“就一个早睡早起,早晨写作,谁都懂,但多少人能做到呢?”
我佩服那些将早晨利用得很好的人,因为我不是。但这病不代表我也一定要在早晨进行阅读和写作,于我而言,我更喜欢晚上阅读和写作,周围即将沉沉睡去,我的思想却开始奔流。阅读的时候,作者的一个词语就会将我击中,然后愣上几秒,顺手写下想到的词语,那一当下,觉得自己又长高了一丢丢。写作的时候,忽然冒出一个句子,或者一个观点,将起承转合应用得恰到好处,那种舒服感,也是极为微妙的。
句子有深意,但唯有自己认可的句子才更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