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忙,写了一个省级案例,改了一个省级案例;写了一个发言稿,改了1个发言稿子。精心写的那个案例,到省里被毙了。帮人随便改的那个案例,一路高歌猛进,成为了重点中的重点,优秀里的优秀,很可能要斩获第1名。
这事上哪说理去……,只能安慰自己,所有参与都是经历,都是财富。
今天下午去某校听课,一节劳动教育市级项目化教学展示课。
过程让人非常愉悦,这节课用脱胎换骨来形容也不为过。
第一次听的时候,给听众的感觉:这35分钟是零散的,慌乱的,拼凑的,无主题的。老师匆匆忙忙,学生连滚带爬,简直浪费了姑娘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素养。
时隔近一个月再来听,已经是逻辑分明,行云流水,也出现了不少亮点和打动观众的地方。
老师和学生的情绪都松弛了下来,那种僵硬的紧绷感消失不见了。
最重要的是:课的主题已经明确为:《花生成长密码》项目总结展示课,这样就把各个环节巧妙串了起来,围绕花生成长过程,观察、计算、创意小组分享自己在项目中的新发现,新感悟。
有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日记,花生发芽折线统计图,剖析遇到的问题。
有学生计算项目花生产量,对比种植大户,来研究怎样提高亩产的问题。
有学生从食育上切入,制作糖霜花生等美食,体验收获与创作的快乐。
有些学生把花生壳儿做成各样的粘贴画儿和手工艺作品。
最后的分享收获环节,同学们纷纷提到了各自从项目中学到了哪些,从同学们身上学到了哪些?都很精彩。让整个课堂丰富了起来,闪亮了起来,饱满了起来。
课是磨出来的,只要肯用心。
听的进别人提的建议,又愿意花心思费力气,把这些建议落在实处。
经过这场观摩课的磨练,这位老师的水平和心智都会上一个台阶,以后的市级优质课、省级优质课都不是问题。
原本对参与这些活动兴趣不大,但真正融入活动也有很多启发和愉悦。自己还是不要那么懒了,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预防老年痴呆。
很开心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