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雨势缠绵的天气里,咖啡馆里几乎不会来什么人,即使偶尔来了三两个,坐下来喝一杯东西,也不会做长久的停留,窗外的雨声,一阵一阵地渗透进来,令人从骨子里都感到萧条。
如果是奥斯汀或者艾米莉勃朗特,这或许是极佳的创作时间,她们点一盏稀薄的灯火,头发耷拉下来,陷入自己幻想出来的奇妙浪漫世界里面,有时候挤挤鼻子,有时候抬起头凝视窗外,看着英国北部的荒原或者静谧的乡村,没有人前来打扰,孤独地呆在一个房间里面,伍尔夫追求的“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她自己就是一整个世界。
她们用自己的目光凝望着这个五彩斑斓,有时晴朗有时阴雨的世界,带着深情款款,或者绝望讽刺的心境,娓娓描绘着令人目眩神迷的爱情。
我想着一百零九年前,一位叫做卡拉扬的世界著名的指挥家诞生,而25年后,他遭遇了纳粹间谍艾米的阴谋,因为爱情做出了一生最后悔的决定,加入纳粹。
爱情,是人世间最无法抗拒,却也是最难以揣摩的东西。亦舒写了小说三百篇,写尽男欢女爱,人情世故,但是身临其境,依然大乱阵脚。
柏拉图在他的作品《会饮篇》中,同样大谈特谈人世间的爱与美。他是人世间的“传道者”,是古希腊的“三贤”之一,所以谈论的方式与内容自然独具一格。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在这部作品当中,他借着别人的口吻用心颇深地将苏格拉底称赞粉饰了一番,但也不无调侃与讥诮的地方。如果换作中国古代,即便是当下,一个学生以这种公共手段对自己的老师进行戏谑讽刺,那肯定是大逆不道的。
他聪明的地方在于,他自己是一点痕迹都不露的,采取了“层层嵌套”的形式来展开一段故事,首先是阿波罗陀若与朋友谈天,然后是阿波罗陀若讲述他听到的阿里多兑谟提及的有关于苏格拉底参加阿伽通因为创作的悲剧在希腊祭神大典的戏剧会演上获得头筹而设宴款待宾客的事件,这样一环一环下来,柏拉图的影子愈来愈飘渺,他的“声音”仿佛也愈来愈“轻微”,如此无论什么态度和观念,他都似乎不必承担任何责任,文人的一点小技巧被他利用得新奇有趣。
大有张爱玲不喜欢了一个人,就将他写进小说里,不会如肖像画般点明,但是那一点调侃讽刺的兴味,委婉曲折地流露,只是云遮雾绕的,她自己是出了气,别人即使猜到了也不能拿她怎么样的风光。
柏拉图仿佛是一个旁观者,只是一个忠诚的记录者,所有的言谈都与他无瓜葛的,像巴尔扎克说的,做一个文明的“书记”,柏拉图就是这样的存在。
就像《论语》是孔子门徒及其再传弟子根据他本人的言论编纂而成的集子,《会饮篇》就像是柏拉图记录他的老师与朋友在一次宴会上的言论。
到底是文人雅士,聚会的时候当然不只是胡吃海喝,满足口腹之欲便作罢,他们想出了消遣的法子,一人抛出一个话题,然后其余坐上宾一字排开,从右至左开始各抒己见。
中世纪薄伽丘的短篇故事集《十日谈》那种一人一天针对某个特殊话题讲述一个故事的形式,不知道是不是从柏拉图这里取的经。
聚会的人中有大名鼎鼎的苏格拉底,有医生鄂吕克锡马柯,有戏剧家即宴会的举办者阿伽通,有喜剧家阿里斯多潘,有包萨尼亚,阿里斯多兑谟,还有裴卓。
他们因为觉得爱神的功德在文人骚客的笔下被过分地忽视与冷落了,于是一呼百应地决定探讨关于爱和爱神的学问。
裴卓是论题的提出者,同时也坐在首席,所以当之无愧地被选择作为第一发言人。他援引巴门尼德的观点:“一切神灵中爱神最先产生”,认为爱神是创世时期最古老的神,因为从来的诗歌散文里没有提到过爱神的父母的,而这种古老本身就是一种荣誉。
所以,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一个爱者拥有一个被爱者,一个被爱者拥有一个爱者(古希腊社会有男子同性恋的风气,年龄较大的男子钟爱较小的少年。前者称为爱者,后者称为被爱者,即娈童),他们都愿意为了对方不顾一切,显得英勇无畏。所以假使一个城邦或者一个军队全都是由相爱的人组成,那么一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因为他们都像在对方面前展现出自己英明神武的一面。
而且唯有爱,才能够让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无私奉献,甚至牺牲自己的性命,这是许多时候连亲生父母都无法做到的。就像元曲《牡丹亭》里唱的,情之所至,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也正因为这种令人感慨唏嘘,伟大无畏的爱情,最终才能够获得上苍的眷顾,使得本来阴阳两隔的恋人也能够重逢团聚。
第二个发言的是包萨尼亚,他认为裴卓的话有失偏颇,因为他没能明确指出颂扬的是哪一个爱神。在包萨尼亚看来,爱神是有两个的。一个是赫西俄德的《神谱》里从被儿子们砍碎扔进大海结果海面涌起白浪的乌拉诺化成的女神阿莆若狄德,这个是天上的爱神,另一个是《荷马史诗》里记载的宙斯与他的亲生女儿宙尼生育的阿莆若狄德,这一个是凡间的爱神。
她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天上的阿莆若狄德主宰的爱情只限于男子与男子之间,而且这种爱情是圣洁的,伟大的,值得歌颂的,而凡间的阿莆若狄德引起的爱情则是凡俗的,愚蠢的,忠于肉体的,所以是不能被歌颂的。
而她们之间主宰的爱情的美丑与否并非出于“爱”本身的问题,而是取决于做这些行动的方式,即践行的方式的美丑。“只有那驱使人以高尚的方式相爱的爱神才美,才值得颂扬。”
所谓的“高尚的方式”就是为了品德而去眷恋一个爱者,这就是很美的事情,这样的爱情才是受天上的阿莆若狄德中意的,保佑的,而除此之外的爱情都是起于凡间的阿莆若狄德,都是凡俗的。
鄂吕克锡马柯认同了包萨尼亚关于“爱情具有二重性”的观点,但是他认为包萨尼亚有关爱的辐射领域过于片面和逼仄。他认为“爱神的威力伟大得不可思议,支配着全部神的事情和人的事情”,所以医学,体育,或者是四季流转,音乐它们都存在着这种“爱情的二重性”——“一与它自身冲突,又与它自身一致,有如弓和竖琴的和谐”。
他的论调里其实已然饱含着深不可测的哲学思想,即“对立与统一”的哲学命题。他认为圆满而值得歌颂的爱情,应该是有节制的爱情,“使相反者相成,产生一种恰到好处的和谐”。
在他的发言中,不时有许多令人惊喜的论调,比如“医学就是关于身体的爱好的学问,研究如何培养,如何宣泄”,比如“音乐的艺术就是协调高音与低音的冲突,从而创造出和谐”,又比如“占卜术是调节人神友谊的艺术,因为它能分别人的哪种爱是符合敬天畏神的道理的”。
接下来发言的是阿里斯多潘,他是从人的本性以及它所经历过的变迁来谈论爱这种事物的。
在他的论述当中,在人类的远古时期,人的形体是圆形的,除了一个两张脸的圆头以外,其它的器官都是成双成对的,但是这样的人类具有强大的力量,使得宙斯与众神感到恐慌,为了削弱人类的力量并且加大他们的数量从而增多供奉的祭品,所以宙斯就从中间将人劈开。正因为此,人一生下来就是不完整的,所以天生具有爱的本能,将寻觅到灵魂的另一半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
如果无法找到,那么他们将一直为之疲于奔命,如果找到了,他们就会鹣鲽情深,分秒无法远离,甚至盼望能够让铁匠将他们锻造成天衣无缝的一个整体。
而人类对成为一个整体的所有希冀与追求就是爱。
爱神值得我们歌颂的地方,正在于它指引着我们去寻找,去慢慢靠近恰好和自己配合的爱人,而这种对理想伴侣的追求与获得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事。
虽然听起来过分荒诞无稽,但是阿里斯多潘不可谓不是形象而巧妙地道出了尘世中人对爱情,对寻觅到一个恰如其分的伴侣的深邃的渴望,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所以《十日谈》里那个被养父带到尘世间的男孩儿看到了美丽动人的女孩子就想着要“驯养”,虽然他的养父告诉他那是一种危险而可怕的“绿鹅”。
阿伽通的陈述充满着缱绻华丽的辞藻,与明丽动人的诗情,随时随地引经据典,他主张在颂扬一件事物之前,首先需要明白所颂扬的对象,也就是“爱”究竟是什么,其次就是这个对象所产生的效果——它到底给予了人们怎样的恩惠。
阿伽通认为爱神是神灵之间最最幸福的,它逃避和排斥一切老的东西,丑的东西,暴力的东西,因为它自己是最美丽的,也是永远年轻的,所以它会受到拥有同样的美态的事物的吸引,它颜色鲜美,柔软娇嫩。
它是公正的,审慎的,勇敢的,因为它统治着快感和情欲,而且还能够征服孔武有力的战神阿瑞。它还是智慧的,因为它启发着一切的诗人,使他们写出曼妙而多情,理性而精美的诗歌。也正是因为爱神的存在,所以人间天上各得其所,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阿伽通的言辞获得了一致的艳羡与称赏,即使是刁钻精明的苏格拉底,都对他赞不绝口。但是苏格拉底作为最后发言的人,作为一个理性而干练的人,作为一个审慎而自觉的智慧的象征着,他从逻辑推理的层面击中了阿伽通那一番溢美之词的软肋。
因为阿伽通始终认为爱神必定是美丽动人,智慧超群,以及幸福开朗的。但是苏格拉底通过一个个巧妙而犀利的设问句,使得阿伽通一步步自我怀疑,一步步随着苏格拉底的思维模式,滑入了自我否定的深渊。
苏格拉底的言论完美地诠释了何为辩论的艺术,即“釜底抽薪”,将对方一切言论的核心观点摧毁得分崩离析,那么他所有的衍生物都无地自容,中国古时候庄子与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的论战终究难逃一点朋友之间闲聊时候投机取巧的文字游戏的嫌疑。
苏格拉底不是一板一眼地陈述,而是“尖酸刻薄”地运用问句的形式,这已然体现出某种压倒性的气势,而且使用的还是设问句,与反问句,那更是火上浇油,气势熊熊。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缺乏什么才会去追求什么,如果他本身拥有,那么他只是因为渴望将来依然拥有,虽然他也良苦用心地借助讲故事,援引别人的话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按照阿伽通的说法,美神皈依并且亲近美与善的事物,那么他自己当然是对美与善有需索的,依此推证,他自身必定是缺乏这些美好的素质的。
但是不美与不智慧并非就等同于丑陋与无知,因为人世间的黑黑白白之间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灰色空间,而苏格拉底就利用了这一段“中间状态”成功地自圆其说。
所以他认为,美神是介乎美与丑之间的,智慧与无知之间的,他不是凡人,也不是天神,而是沟通着天神与人类的精灵,它是丰饶神与匮乏神的儿子,因为匮乏,所以追求丰饶,在匮乏与丰饶之间不断流转,所以爱神总是“既不穷也不富”。
而人们之所以选择怀胎,生育是因为在终将消亡的生涯里获得不朽。只有将自己的生命以代代流传的形式不断进行下去,一个人才能够最终抵达永恒与不朽。
最终人追求美的目的是实现对“美”本身的皈依,上升到本体论升华的高度,而不是“像个奴隶似的只爱一个个别的东西,只爱某个小厮、某个成人或某种行动的美了。他不复卑微琐屑,而是放眼美的汪洋大海,高瞻远瞩,孕育着各种华美的言辞和庄严的思想,在爱智的事业上大获丰收,大大加强,大大完善,发现了这样一种唯一的知识,以美为对象的知识。”
这是一种神圣的,庄严的,统一的,永恒的美,而不会因为时间,空间而消逝或者转变。
苏格拉底是极端自信的,所以才会“大言不惭”地说:“亲爱的阿伽通啊,你不能驳斥的是真理,驳斥苏格拉底并不是难事”,但是他的自信也是有理有据的,因为他始终条理分明,层层推演,将对方的观点化作鱼肉,大肆宰割,刀刀分明,像《庄子》里的庖丁。
在整个发言的过程中,总有些例行公事般的客套,比如先礼后兵,比如委婉讽刺,比如谄媚奉承,但绝非漫溢,而是把持着适当的“度”,许多时候,哲学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的“度”,过了那个关键的节点,宏篇高论都属于谰言胡说。
最后出场的阿尔基弼亚德仿佛是一个插科打诨,调节气氛的角色。他轻松坦荡地,甚至带着微微嗔怨地回忆着他与苏格拉底之间的“罗曼史”,公然吃醋,这种开放轻松的氛围令人觉得意外,但是欣慰。
在人类文明的最初,条理规则还没有那样森严残酷,而作为海洋文明诞生地的古希腊,在道德与智慧,理性与生命等方面,展示出十分活泼而明快,包容而多元的情趣。
美好的文明,必然是懂得包容和体谅的,而不是建立起重重的枷锁与壁垒,同时,良好的文明也在合情合理的阈下必然是尊重且善待人性的,而不是疯狂地制约,抵制,摧残,与禁锢。
当今时代的同性恋现象也能够在这里获得观照,当然,同性恋本身并不应该被称作某种问题,或者是现象,因为这两个词语本身就包含着某种“歧视”的色彩。
社会的不包容,主流情感的压迫是一方面,但是同性恋群体自身也不是不存在问题的,比如无节制,非良性的性交,毒品的泛滥使用,还有诸多暴力事件的发生,使得公众对其产生灰色情绪。这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互相融合,无法分割开来。
就像包萨尼亚说的,“一切行动,专就其本身看,并没有美丑之分……美和丑起于做这些行动的方式。做的方式美,所做的行动就美,做的方式丑,所做的行动也就丑。”
追求爱情的魅力,享受爱情的滋养,这些都是符合人性的情感取向,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当以何种方式去谋求自身理应获得的利益。
人们在呼吁受到平和与理性地对待的同时,也应该懂得唯有自我尊重才能获得周围人同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