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人生之“难”,难在于很多抉择无法取舍,很多尺度无法把握,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人生轨迹出现偏差。作者引入《道德经》中的观点,结合现实生活的体会,对取舍之争、尺度把握之争背后的奥秘进行阐述,最后得出取舍有度、不争为争的观点。行文恳切,逻辑严谨,其意深远,值得一读。
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深藏着两个自我。
为何这么说呢?我们在面对一个很困难的抉择时,内心都会做着难以决断、难以取舍的思想斗争。比如:面对美色、金钱和权力的诱惑,欲望、贪念告诉我们应该“取”,而道德、良知告诉我们应该“舍”。绝大多数人会因此而陷入两难的境地。
人不仅对美色、金钱和权力难以取舍,其实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普通事情,同样难以取舍。比如:小孩升学时,学校的选择问题;父母年老时,该不该尽到赡养的义务;朋友遇到困难,该不该施以援手;伴侣出轨,该不该选择原谅......
面对这些“难题”,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两个声音,且两个声音的理由、论据都看似站得住脚,在你的大脑里面吵得纷纷扰扰、难分难解。你给自己灌了无数杯烈酒、抽了无数根香烟,甚至还咨询了无数亲密的朋友,最后还是没有一个可以完美决断的答案。于是,你失眠了,崩溃了,甚至还会因此而抑郁......
这个时候,你发现,人最难的是做自己裁判。鲁迅先生说过:“人往往是为所放弃的事情后悔,而不是为所选择的事情而感到庆幸。”人生总是面临着种种看似无奈的选择。你既然选择了风和日丽的温柔就失去了狂风暴雨的激荡;你选择了深谷幽涧的潺潺溪流就疏远了苍茫大地上浩瀚的海洋;你选择了康庄大道的平坦也就很难体会到山间小路的蜿蜒。人的一生有时是事情选择你,有时又是你选择事情。
有很多的选择其实是内心的“道”“魔”之争。
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往往在一念之间。有的是把邪恶劣势力喻为“道”,有的是把正义力量喻为“道”,出现了“道”“魔”不分的现象。因此,在很多人的认知中,甚至在一些媒体的宣传中,经常出现“魔”、“道”逻辑关系上的混乱现象。那么,“道”是什么呢?《道德经》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从这一段论述可以看出,“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是混沌一体的,是绵延不绝且不可名状的,是追寻不到头尾的,是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因为“道”的无穷无尽、无处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容,所以它是非常强大的,任何力量也战胜不了。从这个层面来说,“道”应该代表正义,应该始终凌驾于代表邪恶的“魔”之上。
然而,在客观事物的某一个局部、某一个发展阶段,“魔”往往凌驾于“道”之上,导致事物在行进方向上出现了偏差。比如:人在职场上平平稳稳地奋斗了很长时间,走上了一定的管理岗位后,各种诱惑随之而来,如果抵挡不住肯定会堕入深渊。但如果只是偶尔思想出现偏差,却能及时修正,迷途知返,前途依旧是光明的。
因此,“道”代表着事物的客观规律,代表着一个人的修行,更显示出人的道德底线,这些都是无形的。而“魔”是有形的,是因美色、金钱和权力的诱惑而产生的,各种烦恼、疑惑、迷恋、偏执所导致的心理障碍,是心魔,是妨碍一个人道德行为始终保持正确方向的“迷障”。《西游记》第五十回诗曰:“道高一尺魔高丈,性情昏乱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座位,当时行动念头差。”从这也可以看出,“心魔”是因为“性情昏乱”、“念头差”产生的。
“道”与“魔”之争是个永恒的课题,它们是不可分割的矛盾体,在“道”与“魔”彼此升降、相互缠斗的过程中,宇宙、社会以及个人才能不断成长进步。因此,休想一朝一夕之间就能确保自己的道德修为臻于至美,这是一段看不到终点的旅程。
此外,很多的抉择同样也是内心对尺度的把握之争。
送小孩上学,是去普通学校、中等学校还是贵族学校;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是纵容且满足他的愿望,还是以家里的玩具已经堆成山了为由拒绝;帮朋友忙,是倾囊相助,还是略尽绵薄,还是选择充耳不闻......
这些抉择,都是尺度把握的问题,决定内心尺度长短的因素和你的家庭状况、经济收入、社会人脉息息相关。当内在和外在的诉求超过了内心的尺度,绝大多数人会因此陷入深深的烦恼之中。
《道德经》中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明代刘伯温说:“蓄极则泄,闷极则达,热极则风,壅极则通”。
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每个事物都有它的零界点:生物的寿命有界限,桥梁的承载量有最大负荷,任何一种液体都有沸点和冰点,任何一种金属都有溶解点。也就是说,事物除了质的规定性外,还有量的规定性。“量”通过多少、大小、高低、快慢以及排列组合来推动“质”的变化。“量”和“质”共同构成了事物的“度”。掌握事物的“度”,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
“度”也就是“火候”,厨师只有精准把握火候,才能做出精美可口的菜肴;种植水稻,必须做到疏密有度,才能保证产量;身体进补必须适度,否则会伤及五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和尺度。平常说的“矫枉过正”,就是说纠正错误而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因此,我们的认知、判断都要有适度的范围,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权衡、妥为决策,做到胸中有数,取舍有度。
抉择的难,构成了现代人心理压力的源泉。
《道德经》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欤?故能成其私。”
不论是面对欲望时的抉择还是内心尺度的把握,归根结底是一种“争”的心态在作祟。已经娶妻了,还想着美娇娘;已经当上科长了,还想着当处长;已经住上公寓楼了,还想着大平层和别墅;已经开上了合资车了,还想着定制进口车......只为了自己看起来比别人要光鲜亮丽、要光宗耀祖、要地位尊崇。这种“争”的心态,是一切“放不下”的源头。处处争功夺宠、自私自利、自以为是、宠辱若惊,心态如何平和、如何放下、如何谦虚、如何取舍?心态不解决,压力自然而生;压力愈来愈重,心态愈发失衡。
笔者蹉跎职场十余年,为了五斗米,为了膏粱之位蝇营狗苟,最终却事与愿违、愈发失望,内心也曾困苦不堪。可一旦学会放下,不去想,不去求,却往往有意外的收获。也许这就是不争为争吧。仔细品味身边的幸运,何必苦苦的追求那些看似触手可及却永远无法够到的幸福呢!慎重的选择,真诚的付出,或许当你还沉浸在忙碌之中无暇顾及时,盛开的花朵已在枝头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