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小年辞灶
若论中国人热爱生活的体现,一定是过年了。凡是中国人,不管是大人小孩,都盼着过年。我们小时候真是盼着过年呀,过年就有好吃的,有好衣服穿,有的玩。大人们嘴上说不盼着过年,感慨日子过得真快,其实仍然积极地办年货,迎新年,从心底里洋溢着的轻松愉快的喜悦感染着孩子们。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碗,离溜拉噶二十三……其实,一进腊月就开始有年味的。吃了腊八蒜就把年来办,过年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有计划按次序地赶好几个集才能置办个差不多。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未免夸张了些,但是板正的一进腊月就开始办年了就是吧。要是说“过了二十三就是年”还是有道理的,二十三小年辞灶,神仙都开始忙活起来了,年的节奏就带起来了。尤其是小进年,更是加倍地紧锣密鼓。
每年寒假都要踩着点放,收尾的工作到小年也忙不完,往往要辞灶了竟连灶王爷也没有请来。今年因为疫情持续紧张中,上级英明,提前放了假,时间上稍感宽松。但这节省的时间主要在家里养感冒了,也没有效的利用起来。而且正要出门请一张灶王爷呢,却忽然临时接到处理一点公事地通知耽误了半天。得,算着有,过着无,计划不如变化那快,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呀。
回到老家的时候已经下午一点多了。赶紧准备祭果,却才想起来还没买点糖瓜呢。
话说这祭灶程序的首务就是准备好祭果、酒菜、香烛。查阅民俗档案,讲究起来至少是要六样必备的:年糖年饼象征生活甜甜蜜蜜;年糕象征年年高;荸荠象征有钱;甘蔗象征日子节节高,尤其这甘蔗要有头有尾整根的,灶神要用甘蔗的尾梢来当马鞭;菠菜也是要有根的,红色的根须象征日子红红火火;还有大蒜苗象征过日子要精打细算。我看这个档案的品类恐怕是南方的习俗吧,不得不说南方人是很讲究的。
我们的家传是一定要买柿饼,也许寓含事事如意的意思吧。去年的柿子丰收,品相很好,我还自己做了一些;今年天气冷的早,柿子都冻落了。除了柿饼,还可以凑齐另外的糖瓜水果,最好一定是十样的,这就是十全十美了。总之一定是要让灶王爷嘴巴上沾上甜蜜的味道,才能“上天去多言好事”。
当然还有酒。但有些地方是在二十四辞灶,却是千万不能献酒的。因为灶王爷正式启程的时间是二十四晚上六点,临行饮酒不但涉嫌酒驾,向天帝汇报工作的时候满嘴酒气也殊为不当。我们这里都是二十三辞灶,算是提前一天给他老人家践行,还是可以喝一口的。同样的道理,上供的饭菜在二十三时可以以荤腥为主,可以下酒;二十四辞灶的就要以素的为主才是。保险起见,就用豆腐吧,寓意也好。哈哈。
下面就是辞拜了。封建的讲究是不允许女的参与的。古人说,男不拜月女不辞灶。厨房向来是家庭主妇的领地,我不懂为什么让女人在厨房干一年活,却不能让她去辞灶,这家里家外一年的工作其实只有女主人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啊。
好吧,看看灶王爷的神像,我们这个地方的一般都是灶王爷和灶王奶奶同框的吧,一家人整整齐齐才是最好,所以我们不讲究男女有别的习俗。
我听说祭拜的仪式是需要祭拜人怀抱着一只公鸡的,也可以让孩子抱着公鸡跟跪在后面。这公鸡是灶神上天的坐骑。为什么是公鸡?呃,公鸡还算是比较能飞的家禽吧。不过你不能说灶王爷骑着公鸡上天,还是说骑马。白公鸡是白马,红公鸡就是红马。
主祭人焚烧香表,斟酒叩头,祈告这灶王爷的好,高喊一声“领”!然后把酒浇到鸡头上,大公鸡受了惊一扑楞,就说明灶爷已经领情了。
我们是一切从简,只有一颗祈求小日子平平安安的虔诚平和的心。我想灶王爷若是有灵,该明白体谅我们的,况且我们的要求着实也不高。灶王爷的神象坐北朝南,或倚东向西,他是“一家之主”,他的神像上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和农事,平头百姓全靠他沟通天地人神,“下界来广降吉祥”,保佑着一家老小的平安幸福,岁月静好。
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