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粥(14/365)
前面我们说到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书中,柯维博士的成熟模式图划分有3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其中从依赖期到独立期是打造“个人领域的成功”,共有3个习惯;从独立期到互赖期是打造“公众领域的成功”,另有3个习惯;第7个习惯则是涵盖前6个习惯,谈的是自我迭代、不断更新。
那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Be Proactive),也是其余6个习惯的根基。
什么是积极主动?
书里开篇讲了一个故事,《意义的呼唤》的作者维克托弗兰克在被关入集中营的时候,他看到有些战俘从“愤怒”到“认命”,最后慢慢消亡。
同时,他也看到仍有人积极坚强过好每一天;后来他在自己的书里写到:
“选择态度的自由,是人可以拥有的最后一项自由。”
人在遭受刺激和做出回应之间,是有着选择的自由,但不同人有不同选择:
1. 消极被动的人
容易感情用事,容易受环境影响,别人对他们好,他们就笑脸相迎,别人对他们不好,就马上情绪激动。
他们被外界条件控制,不断做出“应激性反应”,也就是说这个“选择”是别人帮他做的。
2. 积极主动的人
则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先做出慎重思考;这并不是说积极主动的人没有情绪,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只是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选择对外界的回应方式。
他们知道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从“环境决定一切”中拿回自己的“选择权”。
那么如何做到积极主动呢?
书里教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就是专注“影响圈”而非专注“关注圈”。
如果你关心环境、事业、甚至世界局势,这是“关注圈”。但关注圈中有些事,是你无法影响的。
但在关注圈中,那些你可以影响和控制的小圈,叫做“影响圈”。
积极主动的人把时间和精力专注“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扩张和成长,终有一天说不定会覆盖原来的“关注圈”。
比如,你不能影响房价,但是可以增加能力,赚更多钱;
你不能影响另一半的脾气,但可以学习情绪管理和看非暴力沟通类的书,增强有效沟通;
你觉得时间不够,不能让一天变成25小时,可以加强时间管理,拒绝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最后,我怎么能发现自己是不是在关注“影响圈”呢?
教一个小技巧,回想下自己最近的言行举止,你有没有说过以下带假设性质的话?
“要是我老板不那么烦人就好了”,
“我老爸/老公/老婆怎么不能理解我呢?”,
“3年前我要是一早做了XXX,现在我就不会XXX”
这些既定事实是属于“关注圈”的事情,是外在环境,如果过于关注,我们就是给了外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
所以,不如换一个想法:
“我可以做好向上管理”,
“我可以更加耐心和她们沟通”,
“我现在要做计划,把XXX搞定”
你的语言代表你的心声。用积极的语言,替代消极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