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放假三天,因为不久前回去了的,恩娣便留在姨妈家里学习。晚上,想起今天是好友们聚会的日子,恩娣怎么也静不下心来。窗外,风在呼呼地刮,雨在沥沥地下,她怎么也睡不着,披衣下床,来到桌前,提笔填了一首词:
《长相思*元旦随感 》
雨连天,风如鞭,风雨共舞尽缠绵,不知离别怨!
思绵绵,忆绵绵,忆到三更难入眠,孤灯倚窗前。
时间过得真快,期中考试好像是昨天的事,一晃又到期末考试了,可恩娣的理化还是一点进展都没有。
期末考试结果下来,恩娣还是不上不下的。姨夫姨妈当然是一百个不满意,也彻底地失望了,并且给恩娣安排了下一步的路。因为恩娣准备回老家过寒假时,姨夫把恩娣叫到跟前说了很多话,其意思就是要恩娣下学期转学,还叫恩娣回去后让父亲过来一趟。这完全不在恩娣的意料之中。恩娣本也想回家乡,但转学又要花父母的钱不说,父亲还以为是自己在这不听话,姨夫才不肯继续让她在这呆下去呢。她是希望姨夫姨妈无怨无悔地收留她把高中读完的,现在看来不可能。恩娣心烦意乱,填了一首词:
《满江红*抒怀》
满腹愁怨,凉台处,朵朵花谢。俯视田,面土而啸,报恩心切。十六得失厌与慕,八载寒窗哀和怨,勿待天,毁了少年梦,悔不喋。
历史耻,仍未雪。心中愤,何时泄?尽全力拼搏,苦心求学。立志洗净昔日辱,重新做人与泪绝。即重头,先补各门课,使心悦。
清理完东西,恩娣上了回家的车,暂时把这理不清的一切丢在了脑后。
一下车就遇到了初三时的老同学,告诉恩娣明天同学们又举行聚会,说是恩娣上次没能赶回来,这次一定要参加。恩娣心里正烦,心想会会老同学们也好,便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简单地做了饭,已到了十二点,向嫂嫂请示了一声,便赴同学们的聚会了。
刚到镇上,就有男同学来接她,还未到,心慈与贾雪就出来迎接她,恩娣扑上去亲热地拥抱了她们,在她们的拥簇下来到了聚会地点。
恩娣因为迟到,首先向同学们表示了歉意。同学们正在表演哑剧,恩娣坐下来欣赏…… “现在请赵恩娣同学为我们表演一个节目!”恩娣有些恍惚,因为没做准备,她就叫会唱歌的贾雪为她唱一首她爱听的电视剧《武则天》主题曲。贾雪唱得声情并茂,同学们抱以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心慈也唱了歌。不知过了多久,同学又要恩娣作诗,恩娣再也推脱不下,便朗诵了一首自己最近写的词:
《雨霖铃*赠诸位学友 》
相思心切,惜现实惨,难以相见,上课没情少绪。当聆听,号角催发,回首相看众眼,叹诤友语意,忆年年多少波折。
前路茫茫天地阔, 多情何伤与家别,哪管它,冬至重阳节。今宵灯火何处,校园西,晓风残月,莫待来年,实谓良辰好景虚设。胸当有壮志豪情,何须与人说。
同学们很兴奋,抢着要看,恩娣只好抄了一份交给她们。这次聚会最让恩娣感动的是同学们的热情,遗憾的是自己两位最好的朋友——郝丽与赵艳因为有事没能赶来。 突然好想她们,聚会一结束,恩娣就要心慈陪着先去了郝丽家。
到她家时,天已经黑了,叔叔婶婶忙着做饭她们吃。吃完后三人互诉了别后的情况,晚上躺在床上天南海北地聊到了鸡鸣。
隔天回到家时,已到了中午时分,把自己的卧室清理了一下,又看了几遍文杰的信,心里好想见他,便拿了一本书,搬了一个凳子,来到门前的小溪边,看能否从文杰必经的路上搜寻到他的身影。可一连几天都没有。恩娣很失望。
想起姨夫说要父亲过去一趟的,恩娣不知如何向父亲开口,特烦,整天打不起精神,瞌睡也多,每天母亲叫几遍都起不来,心里很恨自己,就这样混到了春节。父亲说要去给姨夫拜年,恩娣想:“也好,不必我开口了。”
晚上,父亲从姨夫家回来,恩娣看父亲的神情就知道父亲要训自己。 果然,父亲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说:“如果不是过年,我今天就打死你.”
“我也想考第一,可那理化就是入不门。”恩娣无限委屈地申辩。
“你学你的鬼,一天收八封信,说你不爱听就哭,那也叫想学习。”父亲见恩娣不服更是气恼。
想不到自己那天一时流露出的脆弱,竟让姨夫这样误解自己。可成绩不能名列前茅,再多的理由也无处可诉。中考的失意恩娣知道是自己没好好把握,是自己的错,可现在自己可是尽力了啊。
想到因为这读书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恩娣突然好厌倦这种寄生虫似的生活。因为读书就要花钱,花了钱就要有回报。只是这结果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的。恩娣想:“不如不读算了,走上社会,即使苦,靠的是自己,至少可以挺起腰杆子做人。”这样一想,恩娣倒平静多了,能不能读书,就随父母的便了。
父亲经过一番苦苦的思索,还是决定让恩娣读书。这本也在恩娣的意料之中,因为她了解自己的父亲,他不会那么傻,不会做让他女儿怨恨的事。
决定下来后就去姨夫家辞行。
到了姨夫家,轻轻地敲门,他们以为是乞丐,不敢开门,恩娣理直气壮地说:“是我!”开门见是恩娣,不禁好笑。姨妈还在上班,不在家。姨夫与表弟妹们在吃饭,恩娣加入了进去。
“学转成了没有?”姨夫一边扒着饭,一边问恩娣。恩娣想吊吊胃口,故意沉默,心想:“有必要这么急吗?”
吃完饭,姨夫又把恩娣叫到房里追问转学的事,恩娣想看看姨夫的真实心态,故意撒谎道:“插班费太贵,我还是想在这把高中读完。”边说边从试衣镜里观察姨夫,见姨夫的脸色由红转白,难看极了,耷拉着脸半天不说话。
恩娣此刻不想与姨夫多说话,就让他独自想去吧。便走出房间与表弟说话去了。
表弟还是那样可爱,恩娣送给她一本英语书,并说自己下学期就回老家了。他高兴地接过礼物,满脸的天真烂漫。
下午去彭荣平那辞行,她眼含泪花对恩娣说:“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下去就是胜利。不管走多远,也不管以后怎样,你都不要忘了我。”恩娣也噙着泪,一个劲地点头。带着感伤告别了这里这个唯一的朋友 。
晚上,姨妈回来了,恩娣给她拜了年,一起吃饭时,表弟告诉了姨夫恩娣的实情,姨夫很尴尬,心想早知道结果就不会那么早说那么多了。
大概是为了弥补自己上午的失态,饭后,姨夫写了两首诗,送了两个本子,五本材料纸给恩娣,换了以前,恩娣一定感动不已,可在这种情况下,恩娣接过东西,什么客气话也没说,倒是有些心里话觉得非与姨夫说清楚不可。
于是对姨夫说:“姨夫,父亲常教育我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对于您给我的帮助,我一直在心里感激您。我从未误解过您什么,那次您说我收信多,心没用在学习上,我哭并不是表示您不该管我,而是为自己尽了力,物理与化学还是搞不上去而难过,为没有能力给您脸上增添光彩而羞愧。如果您让我在这安心地把高中读完,我想不管高考的结局如何,您将会是我一辈子的恩人,可您跟我一样,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不过有一点我可以向您保证,不管我以后能否成大气,至少我不会成为任何人的负担。”
见平时很少说话的恩娣一口气说这么多话,姨夫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姨妈赶忙打圆场,说了一打夸奖恩娣的话。
第二天一清早恩娣就要走了,对这个生活了四个多月的地方,到临走的这一刻,恩娣对它的感情还是一片茫然……别了,这生命途中一个小小的驿站。
而此时,恩娣的脚步已悄悄迈进了十八岁的门框,预示着她的少年已然结束。
回想自己的少年,恩娣有满满的遗憾。留在她记忆里的是:对文学幼稚的狂热;不光彩的背井离乡;对亲人无尽的愧疚;对朋友纯纯的友爱和说不出的依赖;在理想与现实间无奈地挣扎。这些让她的少年留下脚印一串串,却串串沾满伤感的泪滴。她觉得自己的少年是病态的,是在迷惘中消逝的。她有太多的不甘,在不甘中,她默默地祈祷:迷惘随着少年的消逝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