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势力的谋士并不是名不见经传,只是被一张名为“诸葛亮”的山遮住了风姿而已,他们跟诸葛亮比起热度来,真是米粒之光难与日月争辉。但回顾历史,他们也曾大放异彩,比如法正,字孝直。
金鳞岂是池中物
法正是士族出身,书香传家,他是扶风人,要说的是环境对他的成长有很大影响。首先世家门第,祖父还是当朝名士,法正的教育是不会落下的。他在建安元年(196年)才进入蜀中,而他生于176年,中间整整20年,经历了什么?扶风诶,那会李傕、郭汜正祸乱关中,民不聊生,甚至有易子相食这种事情发生,在最好的年岁里目睹了世事的残酷,也在法正塑造性格的过程中产生了影响。
到了刘璋手下,也是个不得志之人,“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干了许久还是个小官,再加上还有人诽谤他,“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也难怪他心里不舒服。心有郁结,法正就和张松聊到了一起,叹息刘璋这君主不行,跟着他难有作为,“忖璋不足与有为”。
所以这哥俩合计着把刘璋卖个好价钱,张松先去曹操那考察了一番,没受到啥礼遇回来就要接触下刘备。这次是要法正借着出使的名义去,法正也很有意思,一开始推诿不愿意去,“正辞让,不得已而往”,回来就夸上刘备了。那么郎有情妾有意,法正再次归来的时候就是带着刘备来了。
谋主当仁不让
刘备能拿下益州坐拥蜀地,法正可以说居功至伟,仅凭蜀地的山川地势、府库要害等信息全部奉上这一条就够了。看看《三国志·蜀书》能和法正并传的只有庞统而已,对于蜀汉来说能说得上谋主的就他们俩人,诸葛亮更多的是战略规划,剩下的地位相差较远。
为什么说法正的谋主当仁不让?因为是刘备亲自封的啊,“外统都畿,内为谋主”。刘备取益州是兵分两路,一路刘备带着庞统法正,一路诸葛亮带着张飞,法正其实参与了刘备取益州的全部军事行动。
刘备最开始带了多少人呢,“兵不满万”,而他们一上来面对了什么?“璋遣刘跂、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於涪”,再加上吴懿至少五部人马进攻,而他们的结果是什么呢,“皆破败,退保绵竹”,吴懿还投降了,随后就是滚雪球了,兵越打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两个人能出谋划策,法正庞统罢了。
期间还有人提刘璋出主意坚壁清野,刘备很害怕,可是法正已洞察了刘璋的心理,“终不能用,无可忧也”,刘璋才没这么明智,果然言中。
再者就是定军山之战,法正及时抓住机会,一战斩了夏侯渊,这可是曹魏的西线总司令,居然当场阵亡,这也代表着汉中这个战略要地被蜀汉拿下了。要说斩夏侯渊的影响有多大,跟关羽失荆州差不多,都是镇守一方之人。至于这一战的最高评价则来自曹操“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法正英年早逝,诸葛亮还曾为他叹息,要是他在一定不会有夷陵之战这么惨痛的失败,“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陈寿也评价他“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夸他擅长出谋划策。所以要说法正的能力,大概就是取个四川这种水平吧。
君臣相知
刘备和法正的关系极好,“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法正是唯一一个刘备给了谥号的人,关羽、张飞都没有此殊荣。
法正性格有些狠辣,睚眦必报“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这时候有人问诸葛亮为什么不处罚法正,诸葛亮说“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法正就是刘备的小翅膀呀,扇呀扇呀助刘备翱翔九天,这时候诸葛亮也不敢动法正。
法正还劝刘备重用许靖,好利用他的名声。连刘备不怎么情愿的婚姻法正都能插嘴,“论其亲疏,何异晋文之与怀嬴乎”。最能体现他们关系的一次则是刘备与曹操作战时,在前线耍脾气不肯撤退,这时候法正上去替他挡箭,刘备说你躲着点箭啊,法正反驳他“您都可以直面箭矢更何况我呢”,这时候刘备心软了,拉着法正退下去了,“孝直,吾与汝俱去”。
还有个凑巧的事情,法正的祖父法真,号为“玄德先生”,刘备字玄德,说不定其中还有些故事呢。
法正早早逝去,谥号翼侯,说好的做彼此的天使,你怎么先走了呀.....哈哈,“刚克为伐曰翼”,用来表彰法正的功绩。
陈寿说法正是曹魏的郭嘉、程昱,所言非虚,奇谋像郭嘉,狠辣似程昱。
看官感兴趣的话,三国系列都在这里了
三国流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