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拆书帮有一句金句:“拆书,就拆经典的书。”你遇到那些作者还在世、还没有封笔的经典书,那还好,作者时常会根据实践和社会发展趋势对内容进行定期更新的。更新的内容,不仅包括语言、案例,还有新技术应用,甚至观点的调整、完善。这让读者一直喜闻乐见、追捧不已。这是一些经典书籍畅销不衰公开的秘密。
如果,学习者在读的经典书作者已谢世或者已封笔,经典的内容怕是就要永远停滞在那个年代了。要激活这些经典书的内容,拆书家就可以发挥大作用了。拆书家的法宝就是意译。拆书家晋级手册TF2-3有个拆书技能,叫意译原书案例。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学习者遇到原文难懂的故事、案例时,拆书家怎么来意译案例,让渐渐失去活力的知识、技能,在拆书家的金手指点拨下,焕发出迷人的魅力。(下面内容对“意译”和“意译原书案例”不做刻意区分)
一、什么是意译
指忠实于原文内容,不拘泥于原文结构、形式与修辞手法的翻译方法。与意译相对应的翻译方法,是直译,其意不言而明,在此不做赘述。意译,一般是在跨文化交流时使用。目的是使原书作者观点让跨文化的读者更易于理解和接纳。这种语言上的差异,可能来自宗教、地域、族群、时间、文化传统等因素。直白一点说,就是要“说人话!”
这里讲的拆书家案例意译技能,与一般说的意译还是有丁点差别的。一般意译是指直接从一种语言翻译为另外一种语言时用到的翻译手法。我们拆书时的原书案例意译技能,一般是指对已翻译为中文的作品内容再次意译,不存在从外文到中文的这个过程。所以,这里的“翻译”不仅仅限于不同语种之间的转换,还包括同一语种下的“翻译”。这两种“翻译”的许多要求却是一样一样的。至于译者在最初翻译时用的是直译、意译哪种手法,拆书家并不需要十分关心。当然,不排除有些拆书家用意译技巧直接拆解外文原版书籍片段的可能。
拆书家成长手册(P47)上提及的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中的案例,主要就是因为时间-上世纪40年代,族群-对美国人而言家喻户晓的赛斯顿,这两个因素,致使现代的中国人对这个片段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有些困难,有些雾里看花、不明就里的感觉。许多学习者面对经典的书,往往有这样的感受,想读却难以读懂。这就需要拆书家带着意译手法上场了,拆书家可以尝试把原书案例“意译”为学习者更亲切、更通俗易懂的案例。这正是我们拆书家的价值所在。
二、意译的标准
意译的标准,离不开所有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信”、“达”、“雅”是由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三、意译的手法
要评价案例意译水平和境界的高低,其实还需要回到原文的案例解读上来。仔细研读手册P47的原文案例的文字内容,我们会发现,原文作者为了说明一个观点,“成功的人是发自内心关心自己客户的人”,在这里举了一位著名魔术师-被称为“魔术之王”赛斯顿的案例。并由此详细讲述了魔术大师赛斯顿的做法,一是练就过硬的基本功和拥有独特的表演风格,二是如何感恩观众。我们可以尝试归纳一下这段文字的原本逻辑结构:
1、观点+论证。抛出一个观点“成功的人是发自内心关心自己客户的人”+用一个贴近读者的案例(“魔术之王”赛斯顿是怎么做的)进行证明;
2、贴近读者的案例,内容应包括三部分:读者熟悉的主角+读者熟悉的场景/情境+能应证作者观点的、主角具体做法How;
3、有一个叙事脉络,或者说是叙事结构。原文叙事脉络/结构:由采访引出观点(我请赛斯顿先生将他的成功秘诀告诉我……)+对谜底的撇清(当然,不是……)+猜测的否定(那么是……?,也不是……)+对谜底的揭晓暨包括细节的陈述(但他有两点是其他人望尘莫及:首先……,除此之外,……)。
如果要考虑梳理出一个案例意译基准手法的话,我想,大概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合适片段(怎么算一个需要进行原书案例意译的片段,标准见“什么是意译”、“为什么要意译”);
第二步:理清原文结构,包括表达主题、内容结构和叙事脉络。每个需要意译的片段,叙事脉络是不一样的,这需要拆书家仔细研读、斟酌和梳理出来。这对拆书家的概括、归纳和提炼能力是一种考验和修炼。
第三步:匹配贴切素材(新主角、新场景/情境、与观点适配的具体的做法How);
第四步:刻意表述案例:按照原文叙事脉络来表述新案例;
第五步:对标修订润色:按照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新案例进行修订、润色。
小贴士:
1、新案例匹配新素材时,需要做到:
1)“新读者”熟悉的“新主角”;
2)“新读者”熟悉的“新场景/情境”;
3)能应证作者观点的、“新主角”的具体做法How(与原文的How要保持核心步骤一致,做到貌合神合,或者貌离神合);
4)选材注意典型、真实、新颖。唯有“新”,才能实现了跨文化、跨地域、跨时间的有效链接,才能实现拆书家将观点和方法无障碍传递。
2、叙事时,内容必须完整,应包括“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和结果。时间、地点、结果,一般作为背景来介绍,不作为叙事主要内容。经过是事件要叙述的关键部分,要尽量做到丰富、具体、细致、生动。当然,前提是叙事风格要与原文片段保持一致。
3、要有论证意识。原书作者举出案例的意图,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效论证。我们在进行案例意译时,不能为了意译而意译,偏离了论证观点的本意。是否帮助作者起到论证效果,是否帮助学习者起到易于理解的效果,也是验证我们意译是否有效的标准。
四、不同的境界
手册里有对原文案例意译的三个举例,并由此分三个境界。对应原文的文字逻辑结构,在运用“信、达、雅”的方法来评价上述三个意译的境界:
境界一:有一些非常成功的魔术师,他们特别关心自己的客户,而不是把客户当成受自己愚弄的人。
【点评一】:
a.没有新读者视角下的新主角,魔术师仅是上世纪30、40年代美国流行的职业,对当代中国人是不太容易理解的人和事 ;
b.没有进行场景/情境引入或描述;
c.没有具体做法描述;
d.没有进行叙事;
e.有观点表述;
f.就原案例说原案例,根本没有体现意译之说,更不必说信、达、雅;
【评分】:一颗星
境界二:很多人都去吃过海底捞吧,那是近年来最成功最火的火锅餐馆。他们成功的原因,就是发自内心的关心自己的客户。
【点评二】:
a.没有新读者熟悉的新主角,因为没有新的“成功的人”出现,这里是企业不是人 ;
b.有新读者熟悉的、简单的场景/情境引入或描述,吃海底捞火锅;
c.没有具体做法描述;
d.没有展开叙事;
e.有观点表述;
f.简单举例,谈不上意译之说。
【评分】:两颗星
境界三:很多人都去吃过海底捞吧,那是近年来最成功最火的火锅餐馆。从1994年成立至今,海底捞在全球开了数百家分店,每年要接待几千万人次,全年营业额百亿人民币。
……
但张勇说有两点是海底捞成功的秘诀:首先,它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让员工运营企业。除此之外,海底捞还有一点就是对客户有热情。很多开餐馆的人面对顾客,只想着怎么赚他们的钱。但海底捞却完全不同,张勇说他们花了很多精力来思考怎么发自内心地关心客人、像美甲、擦鞋、幼儿娱乐室等主意都是这样想出来的。
【点评三】:
a.有新读者熟悉的新主角-张勇 ;
b.有新读者熟悉的场景/情境描述-吃海底捞火锅;
c.有具体做法描述,首先“让员工运营企业”,“但除此之外,海底捞还有一点就是对客户有热情……”;
d.有与原文一样的叙事结构和风格:由采访引出观点(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曾经接受媒体采访)+对谜底的撇清(当然,不是他的学历或工作背景……)+猜测的否定(那么是海底捞口味比其他火锅店好吃得多吗?也不是……)+对谜底的揭晓暨包括细节的陈述(但他有两点是其他人望尘莫及:首先……,除此之外,海底捞还有一点就是对客户有热情……)。
e.有观点表述;
f.完全符合信、达、雅的意译标准。
【评分】:五颗星
手册上的这三个境界示范案例,已足以清晰传递出优秀的案例意译的标准。本次简书就不再摘取拆书家的案例实录来做示范讲解了。
本篇简书内容得到百尚兄、波罗兄之前的技能点探讨和分享内容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欢迎大家不吝指正。
您的点赞、评论、分享,当然包括打赏,将激励我写更多、更好的关于拆书技能主题的简书文章。
这里是拆书帮成都蜀汉分舵三级拆书家 杨聚东 2018.0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