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课堂教学是从教师中心走向以生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如何让每一次小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发挥它的最大价值,让每位学生从中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成长,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回溯和总结,有针对性进行因材施教,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一、要巧用便条纸,让每个学生的思考看得见,让他们在合作学习时间里既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别人的想法,同时也在审视自己自我,在争辩探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设计好适合学生的任务,以激发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与热情,同时还要制定好明晰的活动规则,采用合适的策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贡献自己的智慧,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三、要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小组讨论的意义就在于集思广益,交流彼此的不同想法,并非要求必须达到一致共识,要看到孩子不同的看法,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位孩子的参与都真是可靠,防止套路,这样孩子们在有理有据地争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新的想法,再到互相认同,最后形成最终的结论或答案,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讨论中获得成长。
四、要找到学生活动与课堂容量的最佳平衡点,以发挥小组活动的最大价值。首先,要整合活动任务,达成多维的学习目标。其次,要围绕真实学情,精准校正知识盲区,提高学习效率。再次,巧用教学策略开展限时课堂活动,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整体把握进度,科学调节课堂容量。长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干会得到长足的提高,每节课的教学容量也会自然的加大,教学进度也会开始加快,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