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融合教学要成功必须考虑人、事、物等三个要素,不可偏废”。本模块的共读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包括校本模式和教学模式等对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方式进行了阐述。
开始共读以来,我在不断被信息技术“说服”的同时也在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是融合信息技术的成功模式?有没有一种通用的、规范的模式可以套用?直到我接触到36讲中的533模式。这个模式融合了TBL团队合作学习法和同侪教学法的精神,把课堂分为5个环节并要求教师在课首、课中和课尾三个环节以IRS获取反馈,然后教师可以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对学、精讲和群学等不同的教学策略。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即实时获取全面的课堂活动数据,让学情看得见,从而教师可以立即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应对。
533模式无疑是优秀且值得借鉴的模式,然而,越对其进行分析我越发现,这个模式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首先,授课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去进行教学模式设计,使其与533模式深度融合。其次,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掌握和解译数据的能力,及时汇总、比较、分析,才能真正“看见”学情。最后,教师必须对于课堂有极强的把控能力,做到掌握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到根据学情迅速反应,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合适高效的学习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越是需要且能够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当然,作为经验有限的年轻教师,我们更应该积极学习,在信息技术的潮流中激流勇进,进化为“技术型老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