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思宇
敬斋箴,朱文公作,朱协极隶书,在苏州府学屏风上。又韩符《读书城南诗》,在立斋。
丹阳公言偃祠堂碑记,朱子作文,元趙子昂真书,在苏州府常熟县子游殿前。
义田记碑,北宋钱公辅撰文,元代赵雍楷书,刻制元至正十年(1350),高158 c m ,宽137 c m ,厚30 c m,原碑在苏州天平山文正书院,现藏苏州碑刻博物馆。
春夜宴桃李园记。唐李白作,洪武中,中书舍人新安詹孟举希原真书,字方三四寸,一行两字。俱在苏州府昆山县。
寳花寺碑,唐邹儒立撰,于頔书,陆齐望有女为尼,齐望舍宅为寺,子渭等以永正二年造寺,始成立此碑,在苏州府嘉兴县。
春申君庙记,唐赵居正撰,史惟则八分书并篆额,碑石立于天寳十年,在苏州府。
酒徳颂,王鲁卿篆书,在苏州府学。
草书千文,僧讷庵书,末有晋陵孙仲贤跋语,在苏州府灵岩寺。
草书千文,宋徽宗书,又云在浒墅公廨,在苏州府学。
食时五观,黄庭坚书,在苏州府学。
无量寿院记,释余泽撰,文鋭书,在苏州府齐门外。
竹鹤篆碑,宋代原刻,一字一碑,书体大篆,纵235厘米,横98厘米,字形酷似自然竹林与引颈待飞之鹤,乃碑刻中一绝,现藏苏州碑刻博物馆。
平江图碑,雕刻于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纵2.84米,横1.45米,记录了南宋时期苏州城的景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刻城市平面图。现已是国家一级文物,藏于苏州碑刻博物馆。
天文图碑,由图和图说构成,雕刻于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纵2.16米,横1.09米。其南宋在景祐、宝祐、元丰、崇宁年间组织过四次天文观测事务。此碑是据元丰年间(1078—1085)之测量结果绘制而成。以北极为中心,星图画了三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全天的星投影在平面上。小圆代表北极,中圆代表赤道,大圆代表南天能看到的界限。另一个圆代表黄道,其直径和赤道相交,两圆交成24°角。黄赤交点之右上方是春分点,左下方是秋分点。天文图中央还有二条不规则的线代表银河。从小圆到大圆之间还画有二十八条经线 ,并以此把星图分成二十八个不等部分,每部含有一宿,共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各七宿),二十八宿内刻有1440颗星。该图文碑现已是国家一级文物,藏于苏州碑刻博物馆。
帝王绍运图碑,雕刻于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纵1.88米,横1米,碑额帝王绍运图五字隶书,碑图从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开始直至南宋理宗,记录一百九十五君,历经三千五百年,是一幅以帝王更替为脉络的历史年表。图说共36行,每行16字,字体为正楷。图说以自古至今,治不能十一,而乱常八九,为君者亦可以知所戒矣为论点,规劝大宋皇帝应吸取治和乱、离与合的经验教训,进而维护和巩固国家江山社稷之统治。该图文碑现已是国家一级文物,藏于苏州碑刻博物馆。
地理图碑,雕刻于南宋时期(1127年~1279年),纵1.9米,横1.05米;碑额题墬理图三字,墬为地之异体字;碑由地理图和图说构成。地理图绘制了中国海岸的轮廓、主要山川、河流、湖泊的布局以及长城和各级行政机构暨路、府、州的位置。其中路级建制22个,府级建制34个,军级建制44个,监级建制1个。图中所绘江河海岸的轮廓大致正确,标注的山脉共有120多座,江河60多条,行政名410个。图说部分共36行,每行22字,书体为正书小楷,作者黄裳。此图说以南宋现有版图为例,分析了我国历代政治地理的变迁情况,表达了对金兵侵吞国土的愤慨。另外,在图说后有王致远所书镌刻题记,共47字,简要说明了《天文图》、《地理图》和《帝王绍运图》的刻石经过和缘由。该地理图碑现已是国家一级文物,藏于苏州碑刻博物馆。
思无邪公生明碑,北宋名臣司马光隶书。思无邪,出自《论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公生明,语出《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南宋淳祐元年(1241)摹刻立石苏州三元坊书院巷江苏巡抚衙门,后迁移于苏州文庙,现藏苏州碑刻博物馆。此碑主旨激励警示为官要勤政爱民,廉洁奉公。
观德碑,苏州知府赵与筹题观德正书二大字于上,郡人王景齐撰观德亭记于下,刻石立于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四月,高214厘米,宽106厘米,原碑在苏州文庙府学,现藏苏州碑刻博物馆,又新增复刻观德碑立石于退思斋即今苏州况公祠,誓志为政以德,造福以民。
宣汉大成静逸先生谨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复兴共同癸卯二零二叁年十一月十一日周六亥时朱思宇编撰于四川达州木龙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