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暖途,绿意萌生。春天,适合遇见。
在这春光旖旎的时节,非常荣幸聆听到来自山东师范大学二附中张晓菡老师的几节精彩的语文课,收获如春天的万千花朵,是视觉盛宴,更是唤醒我们内心的喜悦与希望。
无论是课文赏析课,还是作文讲评课,张老师都能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下面我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语言要具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当我听着张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张老师在教学《老王》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张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张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
二、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张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非常独到:课堂结构严谨到“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情景导入,教学设计都是那么合理,流畅。“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经历,从而解答疑惑”,让他们充分体验思考所带来得成功,树立起“我能行,我一定行的理念”。每一个看似平常的提问,却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
张老师的课亲切、自然,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三、活泼的课堂气氛。
我们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张老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
四、从知识碎片到语文系统化
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满足于一课一教,一课一练。长久以来,一直以为语文就是字词成语、古诗词默写、段落划分、归纳段意等基础性、技术性的内容。听张老师介绍的山师大校本课程才知道,原来语文也该如春天的百花园,姹紫嫣红,美丽妖娆。听说读写,笔精墨妙;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教学相长。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知道了自己日常教学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情,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深厚的专业素养,悄悄地点燃自己的生命火炬,愿以我微光,护佑孩子们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