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开启“业力管理”法则七:乘着问题飞跃巅峰。
上一篇我们讲到,要想摆脱无限内卷式碰运气选择的人生,那就以“业力管理”的方式去帮助他人获得成功,这样种下的种子使得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会有人问:为什么有些在职场上明显没有尽力让他们的同事、客户、供应商和世界获得成功的人(有些甚至还以坑人上位的),他们却似乎很成功?为什么还有些总是成就别人成功的人却似乎不怎么成功?
这些问题也是我以前没有想通的。因为我坚信“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但表象有时好像并非如此。
那如何透过表象看本质呢,从三点来解答上述的问题:
1、“业”是会长大的。也就是你种下的种子最后回到身边时,你可能不认识它了。举个例子:一个吝啬的人在几个月前真正地慷慨了一回,这颗小种子完全可能在今后成长为整个项目的成功。这就像一颗三吨重的橡树是由三十克的橡果长成的。意识的种子也是这样。
2、善种子和恶种子是不能相互抵消的。打个比方:一个人在种了十个恶种子后幡然醒悟,在往后的生命里只种善种子。那按照种豆得豆的规律来,虽然会收到第1点中说的善种子的回馈,但前面种的那10个恶种子并不会因为后面的痛改前非而消失不见。该回来的还是会返回,只不过这10个恶种子是以成长到什么程度、什么状态来返回到身边(也就是表现出来是大事还是小事),就看他在后续如何去匹配恶种子的因缘了。
3、发心。有些管理者在工作中看上去很“刻薄”,但他的发心是真心希望公司和每一位员工都会得成功,所以才会对别人要求严苛;还有些管理者对人很nice,但心里却并不希望看到别人获得成功。最终“刻薄”的管理者在项目中会获得成功,而nice的那个会失败。这也告诉我们:人心隔肚皮,如海底针。不要随意根据表象去评价他人。
说到这里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你经常习惯性地与人方便,比如:帮忙挡住开门等,就会发现周围也有很多人会照顾你这些细节问题。而当经常否定别人的时候,你的很多付出或者努力也会被否定,只不过表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在遇到不顺心、不喜欢的人事物时,不妨停下来想想,到底是过去的哪些种子发芽结果回到身边了。这一个步骤叫做“止观”——停止情绪,内观自己。吐槽是没有用的,它只会种下新的种子,一切的一切应该从你自身出发去找原因。
那当知道了这个道理后,该怎么办呢?
分两步:1、断业阀;2、烦恼即菩提
作者对“断业阀”的解释:即便是小小的念头和行为都会在潜意识中愈加恶化,并且在很久以后以巨大的形式显现出来。换言之,我们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一个巨大的“业”袋,里面装满了随机的种子——这些种子随时都可能爆发,显现成为你周围让你吐槽、讨厌的人事物。所以回到“业力管理”的核心定律:无论你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你必须先帮助别人得到它,浓缩成6个字就是“施什么得什么”。如果你对别人做了件好事,那么回到你身上的只会是好事;反之亦然,坏事也如此。那么切断“业”的方法,就是极其谨慎地不要再做同样的“业”。
如果现在在工作中被抱怨或者你带领的团队有成员不停的抱怨,那么你过去肯定抱怨过。好,从现在开始停止抱怨,这样的行为具有“共鸣力”。当你面对抱怨越努力停止抱怨,你的大脑神经通路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脑回路——不以抱怨应对抱怨!动物脑原始本能的“以暴制暴”;杏仁体的“情绪脑回路”都将暂停,切回到前额叶去逻辑地、顺其自然地处理这件事。并且,过去你所有由抱怨产生的“业种”将被切断。你的人生也就更圆满。
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要妄想去消灭其“业种”。就如橡果已经长成橡树,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强行变回橡果,再让橡果消失。读到这里,如果你真的深谙其中道理,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这件事让你知道了你的问题在哪里。这些问题是你在工作亦或生活中通往成功的阻碍,关键在于你是否能迅速找出问题背后的问题,并把它切断!
佛陀说“烦恼即菩提”,波托瓦格西说“问题即出路”,《业力管理》说“问题是你的朋友”。不要视而不见,也不要刻意回避,你的朋友会帮你超越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