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或多或少的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让人们困扰最大的一个问题——“做这感觉很不错,做哪感觉也可以,结果就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东做做,西戳戳,最终演化成了三分钟热度”。
为什么会出现三分钟热度呢?
这个问题在之前,一直困扰着我,我也向好多高人请教过,经过思考,一个值得相信的答案是:
“三分钟热度,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顺着这个问题,问下去,人们多半会纠结在自己想象的那个领域里。
比如我自己,我开始问题自己,是喜欢技术、管理、销售、运营、设计,还是其他事情。
问题的答案一直在变幻,以职业角度分析,从技术转到销售,又从销售转到管理,又从管理转回技术;以城市角度分析,从大城市转到小城市,又从小城市转到大城市;以节奏角度分析,从快节奏转到慢节奏,又从慢节奏转回快节奏……
时光在流逝,只是问题依旧还在,思考着,想象着,怀疑着,分析着,这是哪里出了问题?
回到问题上:“自己想要什么?”,站在如今的角度上来看,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们想要的东西,也许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形成了——快乐、幸福、乃至自由,当然它们还有一些别名“荣誉感”、“成就感”…… 这些“形而上”的东西,是人们不变的追求。
所以,真正要问的问题是 “什么能让我们到达那幸福、快乐之地?”,更准确的说,我们相信什么能带我们到达彼岸?只有“形而下”的东西,才能落到实处。
从技术转到销售,又从销售转到管理,又从管理转回技术,变换的是手段,目标一直都在那里。
到这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手段(实现方法)为什么在变换?
不同的手段之间,本质上差别并不是太多,唯一不同的是你的信念——是不是相信,乃至于笃信。
要做到相信,乃至笃信。我们要先明白,相信和笃信的是什么?很明显,不是过去和现在。我们相信和笃信的是未来——我们相信一样东西,可以在将来带来我们想要的,近而达到快乐、幸福、乃至自由。
想想唐三藏,想要得到的是真经,而且想相信、也笃信到达西天,就可以取得真经,甚至观音菩萨已经告诉他,去吧,西天有你要的真经。
可是我们并没有“菩萨”,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现有的知识去预测未来,活在未来,找到一个最优的可能,准确的说找到一个概率最大的事情,这是我们最值得相信,乃至于笃信的事情。然后就是放手一搏,让事情发生的概率慢慢变大,直到让事情发生。
现在我们回到原始的问题上,“为什么会出现三分钟热度呢?”
三分钟的热度,摇摆不定的心,缺乏的是活在未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