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好久没有这样静下心来看书了,今天因为下雨,没有办法出去玩,被按在家里,刚好手边有一本书,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看完。
把瑜伽垫拿出来,放在阳台上,或坐或躺,改变不同的姿势,很是惬意。好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听着外面的雨声,看着自己爱看的书。
的确这本书对我有吸引力,是我爱看的,作家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一部杂文集。看一本书,就好像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听他在叙述自己的过往与心路历程。
对于余华这位作家,我看过他的好几部小说,其中《活着》已经看三遍了,今天看他的杂文,别是另一番体会。
他跟莫言、苏童、格非、叶兆言等一大批作家都是同时代人,并且好像还很熟悉,甚至是同学。优秀作家都是扎堆出现。
在他的这部杂文集里,有几个地方给我印象深刻。
01他读挪威作家易卜生说的一段话,“每个人对于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对于易卜生的话,我也深以为然。
02《在日本的细节里旅行》,他提到一个细节,觉得日本这个细节真是好。
他去川端康成的墓地,发现一个秘密,就是每一个墓碑旁都有一个石头制作的名片箱,当在世的人来探望去世的人时,应该递上一张自己的名片。这个细节,让生者与死者拥有了继续交往的隐秘的权利,让生与死变得亲密起来。
03他提到篮球明星沙奎尔奥尼尔时,说这位明星劣迹斑斑,有数不清的绰号,毛病也数不清。可是他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快乐。
余华坦言,这世上还有一种人,没有什么毛病,可也从来没有给人们带来什么快乐。他觉得和没有什么毛病的人交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04他讲了一个捐赠故事,说“赤脚的不捐穿鞋的”。
美国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社会捐赠。他在纽约大学听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捐赠者赤脚,走进校长办公室,校长看到捐赠者赤脚,第一反应就是脱去自己的鞋袜,也赤脚。
两个赤脚者坐在一起认真对话。然后捐赠者开支票。校长歪着脑袋偷偷看到捐赠者在1的后面写了一个又一个0,这位捐赠者向纽约大学捐赠一个亿美元。
05他在纽约第五大道和麦迪逊大道转悠,这里是世界名牌店的聚集地,他的所见所感。
看到成群结队的中国游客,每家奢侈品商店都有讲中文的导购。蒂芙尼的一位导购说中国人有钱,如果没有中国人,这些奢侈品商店都会倒闭。
他感慨:少数中国人挣钱太容易,不知道钱是怎么赚来的;多数中国人挣钱太难,不知道怎么可以挣到钱。
深有同感。昨天我在一商场金店,看到一位贵妇的手腕上,戴的黄金手镯,能有6、7厘米宽,第一次看到还有这样大的手镯。一看就是钱来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