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小组活动形式及方法):TPS法、四聚头法、拼图法
本文主要基于“拼图法”展开——
课例收集(拼图法):
台湾林欣玫老师"智慧教师培训工作坊"创新教学法
教学流程设计:
1. 初始分组阶段:将学员按5人一组进行编组,并为每位成员分配编号(1-5号)
2. 专家小组构建:打散原始组,由各组编号相同的成员组建临时专家小组
3. 专题研讨环节:为不同专家小组分配差异化讨论议题,设置5分钟限时研讨
4. 知识共享阶段:学员返回原始小组,进行跨议题的信息交流与整合
5. 效果检验机制:教师通过随机提问方式,确保全员知识掌握度
教学优势分析:
1. 动态参与性:通过分组变化保持学员注意力和参与热情
2. 主动学习促进:双重讨论机制(专家研讨+组内共享)深化学习效果
3. 全员覆盖保障:随机提问机制确保每位学员的学习成效
4. 知识整合设计:实现专题深度研讨与广度拓展的有机结合
该方法通过空间重组和角色转换,有效提升了培训的互动性和知识内化效率。
课例实践:
陈蕾老师的拼图教学法创新应用
陈蕾老师在课堂实践中大胆创新,将分组自主权交给学生:
1、自主分组,强化长板:学生基于深度思考后自主组建临时小组,同议题成员通过深度对话优化解法,实现"增长长板";
2、回归原组,补齐短板:学生带着新思考回到原组,在多元观点碰撞中拓展思维,达成"补足短板";
3、协同共进:通过"长板强化-短板弥补"的循环,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拼图教学法设计要点:
• 独立思考先行:必须确保每位学生先进行自主思考,形成个人见解;
• 随机分享机制:最后环节采用随机抽选方式分享,既保证公平性,又能检测学习效果。
实施关键要素:
✔ 教师角色转变:从讲授者变为教练,重在观察、聆听和适时指导;
✔ 技术赋能分组:巧用反馈器等工具,实现精准、高效的分组调整;
✔ 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需具备优质的问题设计能力和课堂流程把控力。
教学成效
🔹 知识迁移应用:通过合作实现知识的深度理解与灵活运用;
🔹 思维层级跃升:推动学生从低阶认知向高阶思维发展;
🔹 能力多元发展:培养批判性思维、合作能力等多维素养。
适用建议:
• 较适合高年段或基础较好的学生群体;
• 不仅可用于课堂教学,也可应用于教师团队协作,通过同伴互学优化教学实践。
该模式通过"自主-合作-反思"的闭环设计,既尊重学生主体性,又促进深度学习,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