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顺其自然,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与其对当下的生活满腹牢骚,不如努力地去改变。”
今天看到“曜晗写作精英加餐群”“童话里”同学的早安分享颇有感触。
曾经当我写不出文章时选择的躺平,暂时就先不写,没想到我认为的顺其自然,变成了后来的放弃。
曾经当我花了一周打磨的文章始终过不了稿的时候,我选择了不再修改,以为那是竭尽所能的不强求,没想到真的演变成后来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然而,通过后期8个月随心所欲地每一天,直至脑袋的空洞,才幡然醒悟。
如今重新提笔的心情自然是非常让人兴奋。纵使自己写的文章在别人眼里可能是la ji,但是在自己这里不就是宝贝么?
有句话不是说的好:”la ji是放错地方的宝贝”。
所以,我们要学会的就是,要让我们的“la ji”在未来顺其自然的某一天变成真正的宝贝。
非常感谢曜晗老师的不放弃,感谢老师提供的这个平台,感谢老师对大家的鼓舞,让大家可以用文字畅所欲言,不断激起大家对写作的兴趣,让大家也变得愈加充满动力。
这两天看完了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让我触动很大。书中提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那个所谓“幸免于难的人”,他在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死亡工厂)的经历。看的我简直心惊肉跳。
在纳粹德国对犹tai人进行种族灭绝的大屠杀时,他也没想过自己会活着出去,因为在那里只有残杀,毒气室,焚烧炉,疾病,饥饿,苦难,抽打等等,他时刻都将面临着死亡危机。
在集中营的很多人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再受常人所不能忍的磨难。
而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因为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那就是对妻子的思念。
书中还提到了作者的遗言,在他强烈预感自己下一刻将面临死亡的时候,他对奥托说:听着,奥托,如果我不能回家看我的妻子,如果你还能见到她,请告诉她三件事。
第一,我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她,请一定记得转达;
第二,我爱她胜过爱任何人;
第三,我跟他结婚后那短暂的时光胜过一切,也超越我们在这里遭受的所有痛苦。
当时看到书中的这些文字时,我和当时的奥托一样,哭的像个孩子,确实被他对妻子的爱感动到了!
突然想到上学期间学过作家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句诗句像极了当时作者的场景,他在集中营地狱般的日子却从未让他对生存有过放弃,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心中有着信念,最终支撑他战胜了一切苦难。他竟然真的做到了。
他熬到了战争胜利的一天,重获自由的一天,虽然他没能见到自己的妻子,但是他却明白了自己活着的意义。那就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生命的意义。”
回到现实,再想想我们自己,我们受过什么苦难,我们是真正活着的吗?我们活出生命的意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