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读书笔记250

10.32

(《河南程氏遗书·谢显道记忆平日语》明道先生曰)须是就事上学。蛊“振民育德”,然有所知后,方能如此。“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山风蛊,艮上巽下,卦辞:“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後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据《说文解字》:蛊,腹中虫也。《春秋传》曰:“皿虫爲蛊。”“晦淫之所生也。”段注:序卦传曰:蛊者,事也。伏曼容注曰:蛊,惑乱也。万事从惑而起,故以蛊爲事。

腹中虫,中,动词,去声。意即虫子侵入了健康的身体,周易将蛊作为卦名,旨在说明,国家在久治之后,逐渐形成积弊,也即国家有事,须勇于前行,兴利除弊。

周易六十四卦,通常都不是显示当下的吉凶,而是根据当下的现状,预判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宜采取的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蛊卦也是如此,积弊已成,当涉大川,勇于革除弊端,以维护天下之治。始乱而终治,治而生乱,乱而求治,此即终则有始,天行之道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这是圣人告诫说,山下起风了,不安宁了,如何维护国家的安宁?最重要的就两件事:振民和育德,即修己而治人。振民,采取行动,重新振新百姓积极向上的精神,以革除旧俗陋习;育德,培养美善自身之德行,此振民之前提。

明道先生的这段话强调的是育德,即为学,学而至于至善。那么如何为学?

他说,必须在实践中为学。蛊卦象辞曰:“君子以振民育德。”但是必须先致知,然后才能做到这两件事。为学,不是一定要先读书,先研究经典,而是要在事上学。

《论语·先进篇》: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孔子的意思,子羔的修养和德行还不足以出仕,但子路偷换来概念,把学狭隘地理解为读书,就像我们现在的情况一样,一说到学,就把它与读书等同起来,所以孔子说,我讨厌自以为能言善辩的人。

明道先生此处只是灵活引用了论语的语句而已,然而本质上与孔子的本意一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