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罗大伦博士讲《道德经》,最近听到这一段:“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老子说“上德”,那种真正高的,和道接近的德行,只是去做,并不说,也不会想着回报与所得,而且他不是为了获得像“德”这样的名誉而去做事。
“下德”之人呢?就是境界低一些的“德”,他也叫“德”,但是他整天把“德”挂在嘴边,整天觉得我做好事了,大家应该夸我。他总是为了博取“德”的名声来做事,这叫“下德不失德”。这种人他永远离不开“德”的光环,甚至他为了“德”的光环而去做事,老子认为反而离“德”越来越远,这叫“是以无德”。这种人虽然他做了好事,但是最终发展结果是“无德”,他一定会失去这“德”的,因为他是为了什么而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