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先不用学,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如果非要学,我上一篇文章看一看,足够了。但我还是不建议学,先找准定位。
把团队里的人进行分类,有一种分类方式,虽然简单且有点不科学,但有一定的道理。
就是将团队里的人分为三种人,一种是会伺候人的,简称“会吹拍的人”;一种是真会干活的,简称“会干的人”;第三种人是既会伺候人、又真会干活的,简单“极品人”。
那么你要先给自己定位,自己是哪一种人?
如果是“会吹拍的人”,把吹拍的技法练到极致,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警告一下,吹拍有风险。
如果你是会干的,把自己的工作干出彩是你的核心竞争力。你千万不要在意“会吹拍的人”如何端茶、倒水、开车门并受到表扬,那是人家的路,不是你的路。你不能把所有的路都走了,你能走好一条路就不错了。用时髦的话,就是要在你自己的赛道上,别跑偏了。
如果你是“极品人”,恭喜你!你是全体人类中的凤毛麟角,扎实修炼,一定会前程远大。但千万注意别犯错误,特别是别犯大错误;不要得意忘形,一定要谨小慎微;吹拍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会干,会干才能让人长久!
我觉得特别容易纠结的是“会干的人”。看到自己辛辛苦苦,但“会吹拍的人”可能被表扬更多,心里不服啊!和领导在一起,自己总不好意思上前,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要服务领导了,又被“会吹拍的人”抢了先;看到会“吹拍的人”的端茶、倒水、开车门......,觉得也没啥技术含量啊,既瞧不起又想学,真下决心学了,学不来也学不好,还觉得和自己的价值观有了冲突。等等吧!
所以,我在这里得和“会干的人”多聊几句。
1.拉长时间跨度看,“会干的人”一点不吃亏,进步也不慢。
我自夸一下,应该勉强属于“会干的人”,因为既不是会“吹拍的人”,更不是“极品人”。
多年过去了,我并没有比会“吹拍的人”进步慢,反而还快。
我分析了一下,一个团队既需要“吹拍的人”,但更需要“会干的人”。“吹拍的人”可能会让人一时很舒服,但是关键时还是需要“会干的人”支撑业绩和场面。这两种人是都需要的,缺一不可,但“会干的人”是基础,特别是关键时更会被看重。
而且我感觉“吹拍的人”也不容易,竞争力压力越来越大了。大家都觉得吹拍容易,而且吹拍得当会马上受表扬,所以愿意静下心来研究业务的人少了,吹拍的压力肯定会越来越大,而这恰恰是我等人物的机会。
我坚信,任何时候老实人、扎扎实实干活的人都不会吃亏。
实践也是这产证明的。
2.“会干的人”会越来越轻松。
人生一旦被打上“会吹拍的”烙印、或“会干活的”烙印,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人生品牌。
一旦出现了需要“吹拍的”场合或者是岗位,形成了“会吹拍的”人生品牌的人就会被安排上去。吹拍本来就不容易,所以“会吹拍的人”会在吹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这恰恰是我们这些人不喜欢干的。让他们去干吧!
而一旦出现了需要实干的场合或是岗位,那么“会干的人”就会被安排上去。因为大家对你的印象是“会干的人”,所以对于你吹拍的需求也不会那么高,只希望你把活干好就行了。这样“会干的人”就会按照自己的人生品牌指引,干自己擅长的,干自己乐意的。多好啊!
3.要关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你的核心能力就是干活,或者说你现在的强项就是干活,那么你一定要不断地强化自己干活的能力和品牌。
我总打一个比喻,练少林功、武当功、九阴白骨爪都能够成为武林的高手。但不论你练哪一门派,都要下真功夫苦练才可能成为武林高手。练少林功的就不要羡慕武当功,练武当功的不要羡慕九阴白骨爪,因为你自己的门派足够强大,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
有的人天生就喜欢练九阴白骨爪,你不要羡慕嫉妒,其间的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你没有承受人家的痛苦,也别羡慕人家的功力和成就。
4.看大不看小,看远不看近。
看到别人吹拍,就想学吹拍。看到别人端茶、倒水、开车门,自己就想端茶、倒水、开车。看到别人被表扬了,就觉得自己进步很慢。说到底还是因为没看清自己的特长、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再往大点说自己没弄准人生目标。
人在社会上混,一定要放大自己的格局,看大不看小,看远不看近。特别是年轻人一定要有战略意识、战略眼光,不要太在意一城一池、一时一事的得失。别在小细节里纠缠,纠缠在细节里,不会有大出息。
大事看准了,人生就会有方向。人生有了方向,才会坚定。
总之,人情世故重要嘛,重要!但是一定要先重点学你最擅长的,把自己最擅长的做强做精,做出强大竞争力。然后,有余力的话再学一些人情世故,这才是上策。
不要羡慕别人,做好你自己!
你强大了,世界才会对你更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