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华诞,江山多娇如画。
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
我家的传家宝是一把铁锹。在右玉,家家都有一把铁锹!
“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右玉精神是宝贵财富,一定要大力学习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五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批示。
时间是一种充满魔力的尺度,它是忠诚的见证者,更是伟大的书写者。回顾家乡百年沧桑风雨路,“右玉精神”的形成,不仅是一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绿化史,更是一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党带领人民在拼搏中求生存谋发展的奋斗史与创业史。
北纬:39.98度,东经:112.47度。这是山西右玉的经纬坐标。
在同一纬度带上,向西望去,是毛乌素沙漠,再向西,是库布齐沙漠;向东而指,是华北平原。右玉,曾是沙漠与平原间的一捧沙。
《朔平府志》记载:“每遇大风,昼晦如夜,人物咫尺不辨,禾苗被拔,房屋多催,牲畜亦伤。”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风起黄沙飞,雨落洪成灾”。这句流传甚广的谚语,是对百年前家乡右玉最生动的写照。
如何战胜黄沙?如何生存下去?
“不怕,我们不怕!”“干!继续干!”
自古以来,在生存与毁灭的考量中,“干”是永恒的选择!
古有神话,女娲补天。今有右玉,大漠换天!
从“绿起来”到“富起来”,为了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党的团结带领下,家乡人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毅然向风沙宣战!10万人共同举起铁锹,靠着“镢头加窝头、觉悟加义务”的苦干精神,凭着“一把铁锹两只手、干罢春夏与冬秋”的实干劲头,一代接着一代干,让亿万棵树在曾经黄沙横空的版图上铺染,将“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创造了气壮山河的绿色奇迹。
这是一片苦难的土地。当我一次次站在家乡北城墙风沙掩埋遗址、黄沙洼、四五道岭观景点,随着远摄镜头一次次放大、拉近,透过屹立千年的烽火台,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黄沙遍地、寸草不生的恶劣生存环境。
这是一片多情的土地。打开时光卷轴,每位父辈身上都背负着那段厚重历史。从他们掌心的老茧、额间的皱纹、足底的伤疤,我仿若又看到了他们鏖战黄沙、战天斗地的铮铮誓言。
这是一片辉煌的土地。站在家乡南山森林公园丰碑雕塑前,映入眼帘的是数十万亩的松柏林,微风过处,涛声阵阵,满目苍翠。夕阳夕照,绚丽的霞光染红了苍穹,也映照着苦难过后的必然辉煌。
初心如炬,一锹便是一生。毛永宽,当时家乡最年轻的大队支书,以“三战黄沙洼”的韧劲儿,打破了“沙梁上植树无法成活”的断言,由于过度劳累,他倒在植树的路上,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梦想是天,撼不动的是普天的情怀。护林员刘政,为了抢救3棵松树,被电线杆滚砸,重伤不幸牺牲,“请把我葬在树根下”的遗言让父老乡亲泪流满襟。
信念是火,十指紧握便是冲天的干劲儿。伊小秃,只身一人带领村民栽下4000多亩树,右玉精神展览馆的展墙上,那双饱经风霜的大手干枯如树枝,十个手指关节因拿镐头刨土被震得粗大变形,再以屈伸。
只要是树,便是心心念念的全部。曹国权,年过花甲,解放后就一直在自己的房前院后栽树,年复一年,共栽各类树木7300多株。时任右玉县委书记的常禄问曹老汉,有啥困难需要解决,曹国权说:“我粮够吃,钱够花,没啥困难,就想集体再给我划点地,我再多给人们栽点树。”
多么纯粹的初心,多么质朴的语言,多么朴素的情怀!这便是家乡百年黄土所孕育的最朴实的劳动人民!如今,老一辈拓荒者早已入土,百年前亲手栽种的“小老杨”正撑开双臂默默守护着老人与梦想,守护着那段峥嵘刻骨的激情岁月!
“时移岁替,持之以恒无顾返”“人更事迭,不改初衷又加鞭”。回顾家乡百年沧桑风雨路,正如《右玉绿化赋》所言,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朴素情怀,是久久为功、利在千秋的大爱无疆,亦是海晏河清、盛世璀璨的美好夙愿。
如今,黄土高原绿了,华北平原绿了,毛乌素沙漠绿了,库布齐沙漠也绿了。
时序轮转,古长城蜿蜒逶迤,杀虎口雄关矗立,城南的小南山公园山顶,四棵大树雕塑的绿化丰碑傲然矗立,遥望远方,直指苍穹。
如今,面向这片黄土地,写下这段文字时,我不禁心生无限感慨,这片土地教会我的,又何止是成长?“右玉精神”赋予我的情怀,关乎性格,关乎命运,关乎血脉,关乎传承!
百年党恩,青春浩荡。放眼华夏大地,新一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正在延续。历久弥新的“右玉精神”穿越时空,正闪耀出新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