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读书的折耳猫
如果我现在让你说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或词人,你会说出谁呢?
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
你有没有发现,你下意识最先想到的,清一色都是男性作家。
我们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似乎很难找到许多有名气的女性作家。就算在各种野史文献中找到那么零星的一两个女诗人,也大多都是艳名在外的欢场女子。我当然不是瞧不起出身青楼的女诗人们,只是她们的出身决定了她们的诗词作品很多都是为了讨好男人而作的,避免不了局限在小情小爱上,很难被长久地传颂。
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当然和当时社会对女性的种种限制有关,但在历史上,还真有那么一位女性,打破了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她就是被誉为婉约词宗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她是一个既能吟出“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的敏感而细腻的小女子,也是能唱起“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女人。
李清照出生名门世家,父亲是礼部员外郎,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格非。母亲王氏呢,温婉典雅,是名相岐国公王珪的女儿,才气亦是不俗。
李清照的父亲和中国传统的父亲不同,他不太认同女子就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买的古板思想,他很疼爱女儿,给了李清照良好的读书环境,教给女儿识字读书,以与当时教养贵族家小姐完全不同的方式,让这个只二八年华的女孩子,成为当时京师有名的才女。
父亲的宠爱和教导让李清照年仅十六岁,就写出了当时在京城被竞相抄录吟唱的 《如梦令》和《怨王孙》,一时风头无量。但女孩子总是要嫁人的,如果夫家不喜欢这么一个和一般闺阁千金不同的媳妇,限制她的生活,那么,李清照可能终日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很有可能,其创作之路就此断送,而现在的水星上,就不会有一座名叫李清照的环形山了。
幸运地是,李清照遇到了一个欣赏她宠爱她的丈夫,赵明诚。
作为一个接受传统儒学教育的文人,赵明诚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宠爱妻子,欣赏妻子,尊重妻子的男人了。他不仅关心妻子的衣食住行,还能每天在繁忙的案牍工作之后,回到家里和心爱的妻子谈谈她的心事。
赵明诚作为一个接受传统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却鼓励自己的妻子写出自己的小心事,李清照曾写过一首如梦令.
描写了前一天晚上,和丈夫喝了点小酒,第二天清晨醒来,慵慵懒懒地躺在床上,仰起头来,问正在卷窗帘的丈夫,院子里的海棠如何?
丈夫转过头来,望着心爱的妻子,告诉她放心,院里的海棠开的好着呢。李清照不相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赵明诚看后大加赞赏,去上班的时候,把这首小令加杂在自己写的词中,拿去给同僚品读,那些在朝廷里举足轻重的文人们,不约而同地选出了一首最好的,正是李清照的那首。赵明诚于是开心地告诉他们,这首不是我写的,是我妻子写的。
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透过电子屏幕,我都能感受到赵明诚语气里满满地对妻子的骄傲和得意。
李清照是幸运地,遇到一个欣赏她,鼓励她,支持她的丈夫。
他们一起收集古诗画,各样的金石,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金石录。
她是多么幸运,在一个男性沙文主义如此高涨的宋代,遇到那么一个与她志趣相投,彼此欣赏的男子。
可惜地是,金石录成书不久,北宋亡国,那个给了李清照幸福地前半生的男子,生病去世。于是,这个惊才绝决的女子,用余生来悼念她的爱人……
风住尘香,花已落尽。
我想,如果没有赵明诚,大概也不会有历史上的李清照了。
即使在现代社会,我们也能看到太多因丈夫反对而放弃自己爱好的女性,太多反感自己妻子才华的男性,而在大男子主义为主流的宋代,赵明诚却能无视他人的谣言碎语,给予自己心爱的人足够的尊重。
爱,可以让一个人停滞不前,也可以让一个人获得成长。
真正能让一个人绽放出光芒的,不是轻飘飘的,转瞬即逝的宠,而是沉淀淀的,互相欣赏的爱。
愿你我,都如同李清照一样,遇到一个理解自己,欣赏自己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