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自己的读书进度拉到了52%左右,作为一本工具书,它看起来是真的比较慢,因为里面有很多东西我觉得他写的不错,挺有用的我都给记下来了。
第一章里面我觉得最有用的就是一个读书四问。
1.这本书究竟讲了什么?
这个问题是我以前看书的时候很少去思考的一个问题。我在挑选书目的时候会挑选它的种类,知道它被归在哪一档之下,但是自己在阅读时候是不常去思考的。就像我前段时间购买的《美国语文》,我知道它属于语文教学用书之中,但是我完全不会去思考它到底教了一个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理念,这一个阅读的环节是我必须在日常阅读当中加入的。
2.作者通过这本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也是我没有思考的。其实平常阅读很多时候读的都是一些叙事性的文章/故事/小说等,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替换成“作者通过这本书表达了一个怎样的观点?”,而在阅读时候我仅仅是知道这个人他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而不会去深层思考他通过这个故事想要表达出的内容。但是根据之前培训时候其实有说到,在我们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过分解读了文本。所以我觉得这个思考解决了什么问题是不是也要把握住一个度?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
是的没错我再一次不思考这种问题。作为应试教育的一份子,很多时候阅读完就觉得“哇这本书里面好多我都要学的”,而没有仔细去思考过作者在里面的书写到底是否正确或者又是否适合自己。同时再一次想到之前看到一个非常好的读书计划,兴冲冲地摘录下来之后发现他的计划跟我的阅读步骤完全不匹配,计划便束之高阁。由此可见,无论是阅读也好,做事也罢,还是需要有自己的考量在里面,如果一味的接受他人观点,说不定就要打乱自己的节奏了。
4.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作者提到的是一个阅读效用,即看完之后对里面内容的应用与分享。我觉得这个问题只适用于在阅读一些工具书、专业书的时候,对于那些故事书之类的,可能跟我的关系就是博我一乐吧……不过这个效用问题也确实是阅读的一大目的,毕竟现在强调的是“学以致用”,如果阅读之后没有使用起来,那么看了也是白费的。因此我觉得里面有一些思维导图的训练呀这种小练习还是需要去做起来的。
当然今天看的内容显然不止这些,我还学到了如何来锻炼我的速度,以及精读的一些提要。我觉得精读里面让我感知最深刻的就是一个关键词的提炼,同时还有一个句子成分的科普。自己在写字时候很显然是不会严格按照句子成分去做的,但是作为一个写手我觉得再写作的初期是不是也能够使用这样的成分分析法来锻炼自己呢?感觉可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