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
于四月的骄阳中,全国各地三千名语文教师,一路风尘奔赴至渝,汇聚于古朴典雅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只为一场语文的饕餮盛宴——《全国第一届整本书思辨读写高峰论坛暨整本书阅读优质课展示活动》。
我,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有幸是三千中的一员。然而,功力尚浅的我,两日历经专家与名师的狂轰滥炸,彻底晕了!趁着一丝新鲜劲儿,粗浅记之,不负投入的金钱、时间与精力。
说来羞愧,九场专家报告,凡是讲得学术化、理论化、罗辑化,我是懵的,不论睁眼闭眼,头脑中一片混沌。手中的笔,除了记下标题、专家姓名、干条条一二,不能再记下什么了。其中有两位专家,他们讲的内容很是吸引我,一位是讲《整本书阅读单元梳理与探究》的吴泓老师,以《红楼梦》为例,讲得幽默,听不够!一位是讲《整本书思辨阅读》的余党绪老师,理论与实践,侃侃而谈,连我这样的小白,直呼逻辑思维真是强大!
会后,在淘宝上,觅得余党绪老师两本著作:《走向理性与清明》、《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三本主编读物:《思辨读写一本通〈红楼梦〉》、《思辨读写一本通〈傅雷家书〉》、《思辨读写一本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果断下单。会议结束后,主办单位赠送参会老师一本《思辨读写一本通〈儒林外史〉》,兴奋之至。本打算把杜威的著作(余党绪老师反复提及)、费孝通的《乡土中国》(高中生必读书)一并买来,考虑到是学术著作,看不进去,只得作罢。
闲话打住,转入正题吧。
两天的语文盛宴,主菜是余党绪老师及团队的研究成果展示——部编语文教材整本书思辨读写教学(初高中),即整本书阅读教学。下面,就余党绪老师的两篇论文《以三个转化推动整本书的思辨性阅读》、《以任务驱动问题解决,以情境优化任务设计》梳理几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是我的困惑,也是我的兴趣点。我不会立即拿来运用,毕竟是囫囵吞枣,未嚼烂。
(二)关键词梳理
1.母题
这里的母题不是专题,是从一本书中提炼出最具文本价值的话题。“是神话、艺术和文学中最基本的题旨范畴,如冒险、成长、生存、爱情、死亡、复仇、野心、命运、堕落、苦难、救赎等,是人类在生存与生活中必须思考的基本问题”。
如:
余党绪老师团队历时四年编写的初高中名著导读本,每本名著都确立了一个母题。
《朝花夕拾》(回望与告别);
《西游记》(成长与成功);
《骆驼祥子》(抗争与堕落);
《海底两万里》(科幻与探险);
《红星照耀中国》(初心与使命);
《昆虫记》(凝视与惊异);
《傅雷家书》(游子与家园);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信仰与力量);
《艾青诗选》(悲悯与燃烧);
《水浒传》(江湖与庙堂);
《儒林外史》(功名与困局);
《简·爱》(抗争与自立);
《乡土中国》(何处来,何处去);
《红楼梦》(青春与毁灭)。
浏览具体的书对应的母题,心中为之一颤:我需要这些母题的思考来审视自己的人生,我的学生需要这些母题的探讨,来获得更好的成长。余党绪老师把这些母题称作经典名著的资源化,而我则朴素地认为,真正的阅读本应如此,从经典中汲取成长的养料,获得真善美的浸淫。
试问:捧着一本名著,一个学生自由地阅读,他会有这般思考吗?同样,手捧一本名著,一位教师消遣式地阅读,他会有这般提炼吗?
教师得学习呀,如何陪伴、观察、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
母题是教师对名著解读的一个视角。
2.议题
一本名著确立了母题,接下来便是围绕母题设计一组议题,来推进学生阅读的进度。
余党绪老师的整本书“思辨读写”教学中,以母题为核心,设计结构性议题,以议题的研讨来达到文本的理解与母题的理解。
如《儒林外史》的母题确定为:功名与困局,围绕该母题,设计了五个议题:
(1)群丑会集与笑中带泪;
(2)八股至上与吟诗弄月;
(3)醉心官场与回归日常;
(4)拿腔作势与名士风流;
(5)人生困厄与自我超越。
余党绪老师把这个过程称之为阅读过程思辨化,纵观上述五个议题,每个议题中XX与XX,形成对照,也是对母题“功名与困局”的呼应。那么这五个议题之间有何联系呢?惭愧,我没有读过《儒林外史》,不晓得。
翻阅了一下《思辨读写一本通〈儒林外史〉》,议题1聚焦功名场上的丑角,议题2聚焦落第文人,议题3聚焦仕途中的文人,议题4聚焦真名士和伪名士,议题5聚焦女子和侠客。五个议题中,这些人构成了儒林众生相,有些人算不得儒林士子,但是和儒林士子们有交集,他们的形象算是儒林士子的陪衬吧。
未读原著,姑且瞎猜吧。
3.问题
每个议题需要设计一组话题,即任务活动,来组织学生深入思考探究。
余党绪老师强调活动设计要情境化,这个情境最好和文本情境相契合。
在《骆驼祥子》中,有这样的任务设计:
任务1: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替祥子给小福子写一篇悼词,来表达对小福子的感情。
任务2:网络励志节目《梦想有话说》邀请祥子参加演讲,请祥子给其他车夫做一次关于“人生要有梦想”的演讲,来激励他们为梦想而奋斗。请帮祥子写一篇演讲稿。
这两个设计,余党绪老师认为非常荒唐。其一,祥子不识字,根本不会写悼词;其二,祥子一生都在为活命而挣扎,请他做演讲,太讽刺了。另,两个活动与小说的格调背道而驰,不会引发学生的怜悯和思考。
又如:
《儒林外史》议题1:群丑会集与笑中带泪,围绕该议题,团队老师们设计了四个任务,前三个任务分别是:
任务1:儒林丑角风云榜
《儒林外史》塑造了一批理想人物,诸如虞博士、庄绍光、杜少卿等,同时也塑造了一批丑角形象。在这些丑角形象中,既有马二先生这样的具有丑态行为的正面人物,又有一些纯粹丑角意义的反面人物,比如严贡生、牛浦郎、万里等。丑角身上往往具有行为滑稽可笑、言行自相矛盾、处世不合时宜等共性。请你就小说人物形象的丑态特征,小组合作制定儒林丑角排行榜。
任务2:群丑会集齐颁奖
书中对不同的丑角人物表达的褒贬不一。请你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结合与丑角相关的事件,推测丑角性格形成的原因,并为“丑角榜”的前五位写颁奖词。
任务3:公心讽世寓同情
《儒林外史》中用非常尖锐犀利的笔法刻画出了一批丑角形象。有人认为,这些丑角的行为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异常可笑,然而作者对很多人的讽刺又是带有同情的眼光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三个活动设计太妙了!
任务1侧重梳理概括;任务2是读写活动;任务3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三个任务层层递进,直指文本情感内核。
余党绪老师说得较多的词有:思辨阅读。什么意思,我不能表达,任务3就是思辨阅读的体现。
以上就是三题梳理,三题定位。其中文本是考虑的第一要素。如果把余党绪老师团队编写的名著导读课本拿来做阅读练习,那就舍本逐末了,它是促进学生原生态阅读的支架,读整本书,读下去,读进去,读出来。
(三)致谢
感谢张唐磊老师的牵线搭桥,我得以及时获得消息并顺利报名;感谢十中领导,批准公假;最为感谢初二3班、4班的同事们,谢谢可爱的同事们,把你们的课调得稀巴烂,你们义无反顾地支持和理解。
202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