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错了,走了不该走的捷径。
早已习惯了那种截止时间前更新文字,也尝试过如何在那个点到来之前迸发出灵感来,然后迅速完成一篇文章,只要不是太短,不是太乱就好。
也尝试过事先准备好,按照公认的步骤来一步一步来,最后形成一篇文章,在很早以前就完成,避免焦虑和敷衍。
一波尝试以后,还是会落入俗套,截止时间到来前完成工作,提交打卡。
偶尔也有那种,即使是早早坐在电脑面前,当天没有工作,没有烦心事,没有客观因素拖延;还是会不知不觉中拖延到截止时间前那一个小时,焦虑中发现,灵感全无,一个字都无法写出来,时间慢慢流逝到了只有十多分钟就午夜的时候,感觉就算胡乱写也不可能有打卡要求的字数,匆忙间只能把以前写过的文章复制粘贴过来,匆匆提交打卡。等看到那每天都在等待的打卡成功的信息传来,才放松了一口气。
午夜一过,坐在沙发上的我似乎更焦虑了,那打卡成功以后的快感稍纵即逝。如何交代,似乎是在欺骗自己要和读者交代,而实际上是过不了自己那道坎儿。
为了有个交代,继续拖延,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又过去了,看着那一个字没有写却铺满屏幕的文字,无动于衷,不是不想写,而是大脑一片空白。
明知道应该早做准备,白天和睡觉前的时间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过去了,早知道也就变成了无济于事。
总算是在凌晨两点写出来点什么,匆匆修改完毕,发布更新,然后心满意足上床睡觉;但偶尔会不仅大脑空白,还会对更新发布产生了一种莫名地厌恶:“反正已经打完卡了,何必再去动它呢?”
马虎至极,连自己都觉得恶心!
不得不面对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它,推到重来式地改正它。重新写不是行动上有多困难,是心理上无法产生动力,人都害怕有损失,我也一样,特别是自己创造的,即使是复制粘贴的,也是自己的,无非是以前自己写的,现在抄了。删除以后的损失,再重新一字一句弥补,愿望再好,行动都有困难。
转念一想,这种事情可不能干,干多了形成错误认知,也就是侥幸心理占据理性高地,最后来补就像是背着巨大的负担做事,和正常的时间,没有负担地完成当天的任务完全两回事。不仅如此,还会破坏养成的习惯,好不容易经过几百天才养成的习惯再重新捡起来很难。
解决方案只有一条,习惯不能破坏,侥幸心理不能有,错误应当弥补,关键是不能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