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希望更多人喜欢自己,认为这样才是成功的人生。
小时候努力做个好孩子,好学生,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喜欢;
长大了努力做个好员工,好大人,想要得到公司及社会的喜欢和认可。
父母说不好的行为马上改正;朋友说不好看的发型立即改变;同事说不适合的衣服马上换掉......
就算公司里遭遇上司蛮不讲理、同事推诿搪塞、客户出而反而,全都要委曲求全,尽力讨好,不想令人不快,不愿惹人讨厌。
这世上,应该没有人希望被人讨厌。但是,为了不被人讨厌,我们便要照顾身边所有人的感受,做不到的想承诺,负担不起的要包揽。
诗人席慕容曾写道: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是为了要使周遭的人都对自已满意而已。
可无论如何努力,谁都无法使所有人满意。于是,我们便被桎梏于他人的认可和期待里,无法自由。
一位哲人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真正的自由,是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人认可。
这句话来自《被讨厌的勇气》一书。这本书,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哲学思想的总结,也是一本关于如何获得幸福、自由人生的生活指南。
电视剧《都挺好》的热播,再次把原生家庭这个话题推向高潮。
剧中的苏明玉,从小生活在重男轻女的家庭。家里好吃的、好玩的都是哥哥们的,就连考个好大学,也被认为是没有必要,只能听任母亲的安排,选择免费的学校。
少年离家的苏明玉,凭自己的本事打下了一片天地,也算是事业有成,人前光鲜。可她却始终孑然一身,不敢恋爱也不敢结婚,原生家庭带来的恐惧,继续影响着她的家庭和幸福观;
二哥苏明成,更像是原生家庭的牺牲品。从小被溺爱被骄纵,所以自私、任性,认为全世界都要惯着自己,稍有不顺心便轮起拳头解决。
有人说,这部剧是亿万中国家庭的缩影,再次让人看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的深远影响。
不止影视作品,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生长在不完美的家庭环境中,亲情疏离、家庭暴力、父母离异以及过分溺爱等问题,都会给个人的成长带来不小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尹德曾说过,成年人的人格缺陷,往往来自于童年不愉快的经历。
这句话,似乎更肯定了原生家庭要为我们今天的所有不幸负责。如果我们性格孤僻,便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的严厉;如果婚恋不幸福,定是因为父母早年的不睦;就连处理不好与同事的关系,也可以找到父母年轻时与人不和的痕迹。
仿佛我们性格、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完美,都能从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找到原因。
然而,我们的父母也许应该为他们曾经做过的事负责,而我们,却也应该为自己的成长负有责任。
经历不可逆转,而未来却掌握在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