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学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学习是否幸福。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从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化呢?那么就有幸福的课堂。
一、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很大的兴趣时,他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是最高,最能投入课堂,效果才会最好。我们就要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兴趣有很多种方法:激趣导课、明确目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奖励、体验成功等。
二、掌握学习方法
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文盲不再是不识字,而是不会学习。会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掌握学习的方法,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容易体验到学习的幸福。因此,在我们的幸福教育课堂上,我们要通过使用教材,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如:预习的方法、听讲的方法、记录的方法、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等。
三、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必须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学生就能成功地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到学习的幸福。因此,在我们的幸福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一般要加强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表达力、交际力等的培养。不同学科,要注意学科特点进行培养,如语文学科,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数学学科要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科学学科要加强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养成学习习惯
习惯巨鼎人的命运,好的习惯促进幸福人生。因此,前美国总统林肯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曾有调查发现,学生做错的题,80%以上是会做但不够细心造成的。这就说明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当我们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时候,习惯能让他们更容易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幸福。因此,在我们的幸福教育课堂上,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很多,主要有提前预习、认真听讲、勤于思考、勤于背诵、勤于动笔、仔细审题、独立作业、认真书写、及时复习等。
幸福教育课堂,从学习开始前到学习结束时,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表达学习感受体验学习幸福的过程。幸福课堂关注的不仅仅使学生幸福地学习,也必然关注教师幸福地工作。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培养了习惯,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成绩,幸福学习健康成长的时候,学生的幸福无疑就是教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