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悬念、铺垫与伏笔(2)
文/张爱敏
(接上文)
再如都德《最后一课》中的气氛铺垫,更是层层深入: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
正是学校少有的安静,以至于小弗郎士倍感尴尬——脸是多么红,心是多么慌。教室的一切也是很反常——韩麦尔老师的穿戴,镇上的人来听课,周围的一切都很“肃静”……正是如此,小弗郎士的懊悔与自责,良知与责任,懂事与善良,才在瞬间被唤醒,老师的影响也豁然高大起来,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再如安徒生的《丑小鸭》,丑小鸭在沼泽地里受野鸭们的嘲笑、讥讽,在老太婆家里受到猫和母鸡的捉弄,在老农家被追打狼狈不堪的逃跑……就这样,把丑小鸭置于可怜的境地,从而为最后揭示文章主旨做足了铺垫。
……
总之,无论是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环境,还是借次要情节或者人物来进行正面衬托,亦或是以情节反转来进行反差式铺垫等,均能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3.何谓伏笔?
伏笔是指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也就是说它为了前后照应,使读者在看到后面情节后才恍然明白,前面写一些看似闲笔的内容原来是为此服务的。
俄国作家契诃夫对伏笔的解说特别形象:“例如在前面写的客厅的墙上挂着一支猎枪,那么这支猎枪在最后一定要射出子弹。”“墙上挂着一支猎枪”就是最后猎枪射出子弹的伏笔;而最后猎枪射出子弹是对“墙上挂着一只猎枪”的照应。
伏笔类型繁多,散见在细节之处,人物言行之中,环境描写之间,亦或是一个眼神,一个物件,等等。但若有伏笔出现,后一般有照应,正所谓上挂下联,结构严谨。
如我们看过的一部美国大片《007》,其中有一个特写镜头,一美女把一支口红放进了手提包,后来,才发现原来这只口红是一颗炸弹,美女原来是杀手。此时,我们焕然大悟,为什么那个地方有个特写镜头。
再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反复渲染于勒在菲利普夫妇心目中的地位之变,称呼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此,就为下文于勒又成为“心中的恐怖”,受到“诅咒”埋下伏笔。
再如鲁迅的《社戏》中,月下,一处碧绿的豆麦田,就为后文归航偷豆埋下了伏笔。
再如鲁迅的《故乡》,写到母亲不经意间的一句闲聊“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这不仅点明了我俩的关系,还为后面闰土的出场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