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这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男朋友对松子说的话。电影讲了一个很残忍的故事,女主人公从小缺爱,小时候认为爸爸不爱她,某一次在对爸爸做鬼脸逗笑他之后,便止不住的做鬼脸,她的潜意识里认为逗乐他人更为重要,他人是生命的主角;长大后的松子历任男朋友也不爱她,有人说她在每段感情里都在拼命地给,不论对方要求自己做什么都在迎合,只求对方和她在一起。
身边有一些人,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爱,长大后也没有好好爱人的能力,更没有获得被爱的能力,有了一段段不正常的爱情关系,用力过猛或是用力甚轻亦或是用力外推……自己也不外如是。
一直在探究原因,可能一些人在孩提时候经受着严苛家教的管束,过于冷漠疏离的亲子关系让人从小就被迫成长,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小大人;可能是因为需要从小学会察言观色,需要努力迎合父母的期望,需要博得父母的肯定与认可。
所以哪怕在成年后进入社会,依旧会轻视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遇到问题时候会下意识地自我批判;会害怕拒绝,认为求助是弱者的表现,也不懂得求助,任何事都是自己独立解决;也会内心缺乏安全感,因为环境的约束成长路上一直需要观察与配合父母的需求,成年之后的容易患得患失甚至有意驱逐以考验对方;在感情里,自己低到了尘埃里将自己完全放低却也不会开出一朵美丽的花。
常常说女孩要富养,其中的富养并不是指金钱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让孩子被爱,只有被爱才懂得爱别人。
小时候我爸爸属于传统式的大家长,认为父亲需要做父亲的权威,孩子对自己应该是畏惧的。导致我见到他都不敢多说话,害怕说错话害怕他瞪着两个眼睛看向自己。好在那时候我舅舅没结婚一直陪伴我成年,说句不孝的话内心中认为舅舅比爸亲,可以说舅舅一定程度上履行了我爸爸的职责,大学以前我的朋友见到我爸都犯怵,他们总会好奇我是怎么健康成长的,长大后我自己分析其中可能与我得到了舅舅足够的爱有关吧,导致我的讨好型人格还可以自我努力修复。
希望我们不是第二个松子,也不要给孩子松子式的生活,毕竟我们的父母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也许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也许原生家庭有一些东西导致了我们的人格裂痕,但是成年后学会与自己和解吧。
在接纳真实的自己之后,爱情才能锦上添花。学会接纳自己,真正愿意相信爱的存在,以爱的本身去反馈爱经营爱,而不仅仅以爱作为证明自身价值的工具。
ps:我还是个需要成长的小小孩,不会爱人,也在学习爱人,加油吧!致自己!致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