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份近40年前的录取通知书,至今保存完好。是我职场生涯真正的起点,人生中第一次获得的上岗证书,经过几十年的变迁,字迹清晰,只是白纸已经变黄了,变薄了,透明了。
记得那是在1978年的12月1日,收到一封来自万县商业局的邮件,急急忙忙打开看完信件,是一份招工录取通知书。
18岁的我高兴不起来,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烦躁和失落感。由于身体原因无缘高考,父母早早给我安排了一份职业,其实在当时来讲能够安排一份工作也不容易的。
我拿着录取通知书,一个人跑到一个大石头上边看边哭,特别刺激我的是招工性质“大集体”营业员六个字。
“大集体”是80年代的就业特征,当时企业性质有两大类,一类是国有企业,另一种是集体性质(民营)。“大集体”是在国有企业里面的“二等公民”,也就是特殊照顾的对象。往往“大集体”的岗位是“三员”。炊事员,饲养员,清洁员。
我责怪自己的命运,责怪自己的身体不健康……。就这样一张通知书改变了我未来的命运,曾经的理想,曾经的努力都被这张通知书撕的粉碎。一切的一切化为泡影。
本应是人生的一次起点,一次改变命运的美好开始,结果让我痛哭流涕,眼前的一切都是暗淡无光的,一辈子就照“半身像”了,大学与我无缘,一份体面的职业都成为了一种奢望(当时人们对营业员的俗称叫照半身像)。
我在母亲面前敢怒不敢言,知道父母为了一张招工表也不容易。
哭过了,想通了 ,自己安慰自己也好吧,总算是离开这个山区了,离开父母自己独立生活了。
带着一份不甘心,极不情愿的带着极简的行李,坐了5个小时的大货车,赶到县城报到了。
我的职场生涯就这样,在没有任何兴奋的心情中开始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