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情绪价值”被用到泛滥,想必是有人不究竟-情绪来自于哪里?若不知于此,也无价值可言。
中医倾向于内-视情绪和体质连接而生,是对应于脏腑的气机运行表现,情志上的喜、怒、忧悲、思、恐、惊分别对应心、肝、肺、脾、肾、心肾。故而认为:情志内伤,百病之源。
西医常把情绪归为“心理医学”,作为“心理现象”研究,因此更多强调外在环境经历因素,比如原生家庭、挫折事件等等。
“人智说”(或灵性科学)更像中西医的整合,其体系的生命层次中,“星芒体”是情绪的起点,由内而外的第三层,它既接受外界刺激(人事环境),也反映内在气机(身体气质)。
因此,从物质-灵性整合视角看:
情绪既是外来输入,也是内在显化;
它因由外而内的“触发性”而来,也是由内而外的“潜藏性”而生;
情绪既不是纯粹的心理,也不是单一的生理,情绪是多层次能量共鸣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