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表现在哪些方面?
余映潮老师用6个比喻句阐释自己的主张。
1.“教材研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
2.“利用教材”是阅读教学理念的指南针,利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实践活动”是课堂阅读训练的聚宝盆。
4.“知识浸润”是课文阅读教学的智慧泉。(把语文知识教给学生)
5.“文学水平”是语文教师学问的天花板。(议论文说明文也要到文学的层面上,体会表达的艺术,欣赏它的美感)
6.“集体训练”是学科高效课堂的顶梁柱。(全班同学都要训练,不要碎碎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获,课堂活动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的。)
二、课堂阅读教学的永恒要素
1.关注语言学用训练
2.关注读写技能训练
3.关注文学知识教育
4.关注学生集体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5.关注以一带三策略。(语言学用训练放第一带动思维训练,带动美感欣赏,带动文化自信)
6.关注课文教学标高(单元教学要求,课文的高度深度美度)
三、关于提升教学能力的八句话
第一句话,教材课文的品析鉴赏能力是教师阅读教学能力的半壁江山。教材读深读美读透,教学才能胸有成竹,把最好的资源提炼出来,作为训练的内容落实到课堂中去。
第二句话,任何课文的阅读教学要尽可能地将语言学用训练放第一。
我们的母语教学居然长期的大面积的忽视了对课程性质的重视,对于想方设法喊出各种语文教学改革口号的现象是莫大的讽刺。语文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语言学习是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
第三句话在课堂教学上,每个细节上都克制平俗手法的运用(鼓掌啊,夸张的表扬等等聊天式的教学啊),尽一切努力克制随问随答。没有人能够少提问,用课文的内容去训练学生,不要随便提问,临时提问题,问得越多,学生损失的时间越多,提问是一个老师和学生瞬间的个别学生的瞬间交流,提问越多的阅读课堂浪费的时间越多。
课文不是背语文教师用来零碎提问的。这句应该是教学的警句。语文课是用来提取资源组织训练活动的。
第四句话,任何语文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上首先、着力提升的是单元目标统领下的单篇课文的教学技能。
先练单篇教学的教学本领。单篇教学是给学生带来收获的途径和方法。新课标颁布后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大主体的论调喧嚣一时,带偏方向,上述概念,在新课标中一个也没有。把单篇课文吃透把每一篇课文交到实处交到美处。
第五句话,课堂教学的技术与艺术,首先表现在:设计学生集体参与的课堂实践活动。集体训练的力量,每个学生都要受到关照。每个学生都要受到教育熏陶感染。
只有全班同学同时参与的,有学习任务的实践活动,才是高效课堂教学。
第六句话,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板块式教学思路,运用主问题活动方式。板块式教学思路,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主问题活动方式落实学生的实践活动。
第七句话,课堂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读说结合、读背结合,永远是天然合理的。
第八句话丰厚积累(积累教学经验,积累语言,积累范文等),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质量。
语言表达要有知识的味道,要着力的去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质量。简洁少口语少碎问,雅致,有一定的书面语成分,有语文知识、文学知识的含量。
四、怎样的阅读教学并不是高效的
1.拼凑起来的大单元教学
2.始终零碎提问的教学
3.频繁的小组合作式教学
4.先做导学案在上课的教学
(消耗双倍的时间,老师劳累与编导学案导学案的工作中)
5.缺少学生课堂训练时间的教学
6.总是想创设情境的教训
7.常常停下来做评价的教学
8.动不动就展示分享的教学
分享是骗人的,能力高的学生能把能力分享给其他人吗?
五、教学设计在精美上助力
1.设计新美的训练活动
2.设计丰美的训练活动
3.设计深美的训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