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笔记之一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说关系分为两种——
我你我;我与他。
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为我与你的关系。
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只是生命的瞬间。
这种相遇的境界或许太高,但作为普通人,我们至少可以学习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而不是父母的延续。
放下批判全然看见
一、不打扰,是一种尊重孩子内在成长节奏节律的大智慧,父母不用惯性思维框住孩子,孩子才能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去体验属于他的无限可能。
如果我们去观察那些得到爱和自由的孩子,他们天然的会去体验各种事物,比如看到一副卷轴画,孩子会抚摸,闻一闻,卷起来再放下,再卷起来再放下……反复尝试感官神经系统发育所需要汲取的体验,孩子就是这样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这个过程有神圣的内在规律,不需要任何早教机构去教,也不用我们父母去刻意的教。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尊重他自我教育的过程,不打扰。(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
二、限制是伪造的爱
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取限制孩子,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三、规则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础上
被训导明白的规则,并不能保证被遵守。只有在内心感受基础上自然形成的规则,孩子才能轻松自在的遵守。
智力发展来自于体验而非知识
父母每一次向孩子灌输正确知识都是在剥夺孩子自由体验的权利。
真正让智力发展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
四、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
真正的好习惯,其实无法靠训练,养成。若有充足的爱流动孩子的好习惯会自然呈现,无需训练。而顽固的坏习惯背后是爱匮乏的痛苦呐喊。
任何顽固的坏习惯都是在呼唤爱。
孩子是究竟如何学习成长的?
孩子通过内化与抚育者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所谓的人格就是孩子与父母的各种情感关系内化到心里,形成以后的性格,决定一生的命运,如果妈妈内心是有觉知,轻松自在的,那么不管是把饭菜端给孩子还是倒掉,都很好。如果妈妈压抑内心的怨恨,无论怎么做,孩子都会难受。
智慧是健康心灵的自然表达。
五、不期望改变
无论父母的话说得多漂亮,貌似多尊重孩子,但只要起心动念,想要改变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就不是爱我,而是能量被阻塞。
干旱时节小树把叶子蜷缩起来,A园丁透过表象看到本质,及时浇水;园丁B視而不见,小树熬到下雨也活了下来;园丁c很爱控制,不辞辛苦,把叶子一片片掰开,结果小树失水过多旱死了。
六、父母的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
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坚持不懈的把负面的担心和评判投射给孩子,就等于在给孩子创造一个负面的现实,再好的孩子也会被父母长期的负面催眠搞砸,别忘了担心是最大的诅咒。
七、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父母关系的投射
什么是社会?社会有各种各样的人组成,我们能否适应社会,其实是说能否处理好与各种各样的人的关系。什么决定了我们各种人的关系?内在的关系模式,它投射到外面就形成了外在的人际关系。内在关系模式来自于童年时期的我们与父母等重要抚育者的关系。
现实社会是温暖还是残酷,不取决于社会本身,而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