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指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女性比例51.1%高于男性45.9%。 “睡个好觉”成为不少人的奢望,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切实可行的办法改善失眠的症状呢?
1. 守护睡眠规律:无论工作日或周末,努力在固定时间上床与起床,即使前一晚睡得不好,帮助校准内在生物钟。
2. 营造睡眠环境:让卧室成为黑暗(使用遮光窗帘)、安静(必要时用白噪音)、凉爽(约18-22℃)的专属空间。选择舒适的床上用品,准备入睡时就要放下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加强床=睡觉的暗示。
3. 睡前仪式感:入睡前60-90分钟,调暗灯光,远离手机、平板、电脑。可尝试温水泡澡、轻柔拉伸、听舒缓音乐或播客、阅读纸质书籍(避免刺激内容)。让身体接收“该休息了”的明确信号。
4. 合适的饮食与适当的运动:下午晚些时候后避免咖啡、浓茶、巧克力。睡前几小时限制大量进食和饮水,最好不要饮酒。规律、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入睡,但避免在睡前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5. 放松技巧的练习: 学习并实践腹式呼吸法(缓慢深吸气至腹部鼓起,再缓慢完全呼出)、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依次绷紧再放松身体各组肌肉)、冥想或正念练习,这些技巧能有效平复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系统,帮助入睡和提升睡眠质量。
以上的方法可以帮助睡眠,但如果在尝试一段时间后没有明显的改变,睡眠状态依旧不佳,就需要引起注意了!湖南康达心理诊疗中心专家提醒: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还是应当寻求专业帮助
1、持续时间长:失眠已持续三个月以上,且自我调整收效甚微。
2、影响日常生活:疲劳、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情绪烦躁易怒、工作或学习效率显著降低,甚至因嗜睡引发安全隐患。
3、身心出现不适:失眠伴随明显的心悸、头痛、呼吸困难或无法解释的慢性疼痛。又或者有强烈的焦虑或抑郁情绪挥之不去,失眠与情绪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4、可能有潜在疾病:怀疑失眠由睡眠呼吸暂停(如严重打鼾伴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夜间腿部强烈不适感)或其他躯体疾病、药物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