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978:诞生之76回门
清晨,尚良正一起床就催着石黄菊也早早地起床去帮着熬粥做饭。一家四口早早地吃了饭,就坐等娘家人来接他们回门。石黄菊心里暗暗地郁闷,不好再提礼金的事情。
石泰楹骑着自行车早早到了,她陪着把带来的一盒点心给章道山拎过去,章道山还是没提礼金。又等了会儿,章道山大包小包的给她拎过来几盒点心和两瓶酒,说是她们回门要用的东西,差什么就直接跟她说。石黄菊什么也没说,等尚良正再从西屋里回来,他们便一起出发。
出了村子,石黄菊把一包摸上去松软的点心打开,让石泰楹当早饭吃,说家里早就吃了早饭,不方便再单独给他弄吃的。尚良正埋怨他不提没吃早饭这事,怎么也弄些热乎的东西才像话。
石泰楹倒不以为意,说自己就没吃早饭的习惯,今天更是着急往这里来,怕她们等的着急才没有吃。石黄菊把点心硬塞给他,并让他前面先走,不用等她们,她们还要去买些东西。
石泰楹走后,尚良正不解的问:“妈不是都准备齐了东西吗?还要买什么?”
石黄菊说这些东西也不算少,可是她还有叔伯,总也不能空着手回去,还是要给他们再打两瓶酒。
尚良正说她应该早说,家里还有酒,直接拿上就可以。
石黄菊反问道:“你的意思就是我们还要再返回去一趟?”
尚良正看着石黄菊面色不善,只得将就着同意再去买。石黄菊看他面露难色,便赌气说,不用他花钱,自己口袋里还有压腰的钱。
两人闷闷的折返去镇上,又买了四瓶酒,尚良正默默地付了钱,才一起赶去娘家。
石家准备充分,尚良正被莫名其妙的拥到上位,石黄菊的父亲和两个叔伯左右陪伴,还有几个兄弟坐在下垂手。尽管他们热情招呼,他还是没敢摸酒杯,石泰楹的余威仍在。
他发觉没有石泰楹,一问才知道村里还有人家有喜事,他去帮忙了。若不是他们要回门,这些男人是都要过去帮忙的。因为这个缘由,他们吃过饭后便早早地告辞回程。娘家人也没有过多的挽留,只是说新人出门是要带着太阳回家,这是老礼节,要遵循着。
石母又拿了礼物,说是给尚良正父母的礼物,礼尚往来从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尤其是在民风淳朴的乡村。
出村后石黄菊就下了自行车,说是不想这么早回家,想一起走走。
尚良正说她要是想在家里多待会儿,就应该早点说,他只是因为怕耽误大伙的时间,一大家子人都陪着他闲坐,他才提出早点回家。
石黄菊说也不是,她只是不想这么早的回去,不然又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守着个空房子,他又要出去,无聊也无聊死了。
尚良正只好推着自行车和她一起压马路,两人一前一后,溜溜达达的走在空荡荡的泥土路上,四周一片白茫茫的冬雪,显得荒凉而又空寂。
石黄菊说回去后他们绕个路,再去一趟镇上,她想要买一包红糖。这两天她的肚子总是不太舒服。
尚良正让她过两天再去买,他兜里连一分钱都没有了,那四瓶子酒还是让石黄菊搭上了五毛钱才凑够的。
话题自然而然的又转到上拜礼金上。石黄菊追问是不是北宫村就是有这么个风俗习惯跟她娘家这边不一样的?新媳妇上拜得到的礼金就全都归婆婆所有,一分钱都不分给儿媳妇。
尚良正含含糊糊的也说不清,明显是有意在偏向着家里,替母亲的这种行为打掩护。石黄菊也不揭破,只是旁敲侧击的说是要找机会问问婆婆是不是真的有这个风俗,还是她这些天忙忙乎乎的忘了这回事,免得大家都误解了,搁在心里头容易结成疙瘩。
尚良正不置可否。虽然他容不得旁人说自己父母兄弟亲人的不好,却也觉得在这件事上母亲做的有些过分。他记得当初嫂子杨树芝上拜的礼金是等下马席散了后,杨树芝就接手过去。那厚实的一沓子委实让他羡慕好久,他这辈子还没有触碰过这么多的钱。为何偏偏到了他结婚的时候,这个拜钱母亲就黑不提白不提了?
为了自己这婚事,父母肯定也借了饥荒,这是他知道的。但他也跟家里说了,他的婚礼本身就不想大操大办,只要骑个自行车过去,带着大红花把石黄菊接过来,一切都可以免掉。他在领证的那天也跟石黄菊这样说的,石黄菊也没有反对,表示愿意接受新事新办,反而是尚道山横眉瞪眼的说这不是他当儿子的该操心的,儿女的婚事那是老子的大事,一切都要听他的安排。
石黄菊又说起这两天一大家子人一块吃饭时的感觉。尚良正脸上不禁露出一丝丝苦笑,说连他也想不到尚良成也会受了杨树芝的影响,眼睛都盯在这份家产上。他们早早就张罗着要分家,什么东西他们都想要。想要就要去,他什么也不跟他们争,一切都让他们挑。又说起章道山特意嘱咐他们早点回家,就是为了晚上的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