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阅读的第一本书是亚隆的《成为我自己》
在这本书里我比较震撼的是几个点:
1,特别真实。亚隆作为存在主义大师,团体治疗大师,享誉心理学界,获得各种终身成就奖,著作等身的作家,在85岁高龄,写了这本回忆录。特别真实的坦露着自己的焦虑,无助,恐惧,自我怀疑等情感。
让我联想到他在精神分析时的感悟“治疗法师要成为一个白板是不合适的,治疗师要适当坦露自己的情感,成为一个真实的人可能对来访者会更有帮助。”
也让我联想到他在团体治疗法中的感悟“团体治疗的带领者不能板起脸来一言不发,也要适当的坦露自己,才能对团体更加有帮助”,甚至他还尝试了让观察者和学员交换位置,学员看观察者们的交流,然后再由学员对此做出回应,并在实践中发现,这才是团体治疗最受欢迎的部分。
是的,在他的自传里,我最喜欢的部分也是他的真实坦露。
2,创造性。亚隆的创造性和勇敢非常的不一般。他敢于打破常规,在大家都按套路来讲案例的时候,他用故事的方法去讲,居然没得到批评和挑剔。在各种心理学团体和一对一的治疗中,他能敢于打破常规,使用新的方法。
除了勇敢之外,还有一个点,就是源于他不断的深入的琢磨,对这个行业的热爱。
亚隆认为,治疗关系高于一切,治疗关系的本质是人性化的、共情的、真诚的。治疗中的变革力量不是理性的洞察、不是解释、不是宣泄,相反,而是两个人之间深刻的真诚相遇,坚持不懈与来访者在一起。治疗效果取决于治疗关系的强度、温暖、真实和共情。
他写的小说也有这个特点,你看《当尼采哭泣》,写的是虚构了1882年尼采生命中灾难的一年,极其痛苦的时候,去寻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当时还没有心理治疗师这个行业的产生。
弗洛伊德不仅是精神分析之父,还是心理治疗的鼻祖。1882年,弗洛伊德还是学生,所以,亚隆就设计让尼采去找弗洛伊德的老师——约瑟夫布洛伊尔。
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设想 。
而在这本书出版11年后,作者收到了魏玛档案馆的来信,研究员发现了1880年,尼采的朋友写给他的信,敦促他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商讨他的医疗问题,但是尼采的妹妹阻止了这一计划。
所以作者说:小说是可能发生的历史。
亚隆在书里还有两段有趣的思想实验,就是给13岁和15岁的自己做心理治疗,假设1青少年的自己遇到85岁的自己,来做心理治疗会发生什么样的对话呢?
3,直觉,亚隆对于直觉的信任,和跟随直觉的指引,成就了他幸福的婚姻和高成就的事业。
亚隆的人生活出来了尼采的名言:充实你自己,实现你的潜能,充分的、完全的活着,只要这样,也只有这样,才能死而无憾。
4,亚隆父母的教育,亚隆父母是苏联移民美国的犹太人。
很长时间里,他们融不进美国的文化,他们保留着犹太人的文化和社交。
但是他们允许亚隆,也创造条件让亚隆去学习美国文化,亚隆说,他十几岁就观察到:只要与学习有关的请求,父母就双手奉上。比如,想要一辆自行车,如果说因为我想要骑车去参加聚会,那肯定不给买。如果说,我要骑车去图书馆,就很快买了。而他也确实做到了,每周六骑车去图书馆,他一生喜爱阅读。
同时父母对亚隆的高考,选大学,完全没参与。只随口问了一句,也没发表评论和建议。亚隆自己一个人搞定了学业。我一直觉得亚隆从15岁就确定要娶玛丽莲,并为此非常努力刻苦的学习,跟父母不管他的学习可能有关系,父母不急,他就自己着急。
他说“每一门功课,每一门考试,我都用功过度。每当任何一门考试 的成绩公布时,全班同学的成绩会画成一个曲线,然后我的成绩是个另类,远远超出得A需要的分数。A还不足够,我必须是超级A!”
“高三的时候开车送母亲去商店,就在我们开到士兵之家公园附近,离商店只有5分钟路的时候,她问起我未来的计划。我告诉她,我打算明年上大学,并且我决定争取上医学院。她点了点头,似乎非常高兴,但也仅限于此。我们没有再说起过我的未来计划。”
5,亚隆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好,终其一生也没有原谅母亲。
14岁青春期的亚隆正与家里霸道的母亲处于互相看不顺眼的时期,恰在此时,父亲突发心脏病,无助的母亲为了能够有控制感,用亚隆的话说,就是回到了原始的思维方式——如果有什么坏事发生,一定有谁做错了什么。因而当天晚上,母亲不止一次的冲他大叫:“你——杀了他!”
他坦然面对“我与母亲的关系是我一辈子的伤痛”,“我一生都在探索、分析和重建我的过去,但现在我意识到我的内心充满了泪水和苦难,我可能永远也无法摆脱。”这让我们理解到,早年生活中依恋的持久力是如何伴随人的一生的。同样的,这也让我们感到释怀,人生中很多不能如愿的期望终须我们谦卑地接受,并且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