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有气血不足的问题。印象中从二十几岁后,隔段时间就会全身不舒服,晚上睡眠质量差,整夜整夜的梦,然后白天浑浑噩噩,无精打采,注意力难集中;胃肠功能差,吃饭不香,也排不出。后来严重的时候,有几年连续会有晕的情况,就是没有任何预兆的,眼前发黑,耳鸣,全身出冷汗,虽然没有完全失去意识,但基本是意识迷离状态。看过西医,全身针对性的体检过,没有发现器官性的病变。也看过中医,诊断的结果是气血不足,中药调理一段时间,会好些;但断药后,隔段时间就又回到从前。在备孕的阶段集中的吃了段时间的中药进行调理,感觉好了些。可自从生了小的,在产床上及出生的当天出血量有些大后,却感觉怎么都难再补回来。
然后,那能做的只有运动了,估计也只有运动可以调节这个问题。道理我是清清楚楚的,异常明白的。只是明白跟能做到有时差距真的蛮大。
因为近几年的搬家,孩子小要带孩子,北京珠海两边跑等等各种原因,做过计划的,想坚持的运动基本都是受场地限制小,又无需队友的运动,如:快走,跑步,跳绳等等。可是最终都是不了了之,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处在救火的位置。哪段时间极度的睡眠差,就逼着自己坚持几天。稍微好转,就没了动力。这两年年开始,给自己又找了条捷径,同仁堂的四物汤和八珍糕(差不多功效的算是补药的中药吧)。靠着这断断续续的救火和断断续续的捷径,正常的身体状况总算是维持下来。
直到去年开始,开始加入了妹妹闺蜜妈妈的羽毛球队伍,然后又有了舞蹈室的体能课程,竟然慢慢的找到了想的感觉。仔细想想,能坚持也乐于坚持的愿意由以下:
1:即使没有运动细胞和喜好的人,也要找到自己不讨厌的项目。比如之前跑步,不管身边多少鼓励和支持,多少案例和激励,奈何我实在提不起兴趣,是真真的不喜欢这项运动,想要变成自发自觉的坚持,真的太难。所以即使不是自己喜欢的,最起码也要不讨厌的,能慢慢培养兴趣的。
2:如果有可能,最好是有团队的,线上线下的都好,当然最好是线下的,大家可以互相监督和鼓励。让运动除了出汗外还有些东西是你喜欢的。
3:要有合适的安排。从时间和精力上都恰当的,适合的时间。连续及不间断参加运动也很关键,很多时候,一次两次偶尔的间断会导致整程的结束。所以尽可能让自己不要缺席每次的运动。
每周三次运动,每次运动后的汗水及晚上的疲惫还是让人蛮爽的。早晚这种酸爽会转化为身体变化的一部分。
身边40岁以上的人群都把锻炼纳入到生活中必须的部分,各式各样的,那就让我从这个开始吧,先熟悉及坚持下来,然后看能否再加入些别的。让身体不成为负担。
所以,记录下来,作为督促自己的一种方式。希望这次的我不再半途而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