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说一个人功利,算是一句侮辱人的重话。
然而功利,在百度百科里面它是属于一个中性词,只要不加上主义俩个字,它也算是根正苗红的一个词。
只是因何它被人们印象定在贬义的角色还不为所知。
功利指功利名录,每个人通过刻苦努力,自强不息而成就自我价值的过程,现在叫逆袭,其实也叫功利。
每个人热情的追求着这个过程被倍赋予了各种名词,梦想,热爱或者是其他。
对待这个词儿大家都默契的避而不谈,功利什么时候变成了贬义估计就在改革开放后不久。
一、功利从古至今都有
其实翻遍从古至今有记录的诗句和文章,其实发现追求功利的古人并不少。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以及著名的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多的是学子对于追求科考这条道路上发出的各种感慨。
甚至是几十年坚持的疯狂,从范进中举能窥探出一二。考中举人县太爷都来送礼能让一条地头蛇礼让三分,可以看出这样的红利实在是太大了,所以范进疯了。
二、古人的功利
封建社会的几个朝代,士农工商是社会等级的划分这个是现代人的普遍常识。
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自立自强的故事,以官员为例。
古时候官员基本都是通过科考一途而来,书生是文化人的组成部分,而未来官员则是在文化人中产生。某方面说文化人就是古代官员阶级的孵化池。
读书人十年寒窗,期望带来的是什么?名望、尊重、权利,甚至是在拥有权利后运用某些方式还能转化为财富。
这是最能代表古人最追求功利的典范,不过大家心知肚明,但是就是不说。用其他接口来掩盖,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想是考上秀才举人后想享受到的特权。
三、功利二字其实是好的
功利主义18世纪从国外形成思潮进入到国内的时候,中性的功利其实也就被误会了。西方资本主义建立并急剧膨胀的时候确实是以利为先从而形成了这样的理论。
但是就算是在国外涌进的思潮其实也是有两面性的,以道德或者是人性作为衡量标准,也有好坏之分。
我们老祖宗从千年前教导传承中华文明的精髓就是自强不息,功成名就的功利,在这几千年的传承中倍套上了这样贬义的色彩,话说也很冤枉。
实现梦想为功利,过得更好也是功利,包括学校老师的教育也是功利的,但是出发点是好的,试想如果没有功利的人,现在是不是四周都是好吃懒做的人、。
四、现在的功利越了界
在如今无论是从学校还是在社会一个高速发展高度竞争的环境中,资源有限,之间这种激烈的竞争我想才导致功利主义走向了偏差。
说一个人功利心太强了,其实也就是在说他太过要强,甚至是越过了社会的安全道德底线,而有了这样的形容。
其中包含着各种情绪,竞争是循环的竞争,出现这样的人太多,自然功利心的人也就越多。变成贬义的也能表明现在环境出现一定的变化。
我们说的功利心太强了,实则是别人的功利心越了界,或者是出于各种不平衡的情绪。
五、功利是个中性词
从中性的功利来看,自强不息是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崛起的一个健康的态度,是充满正能量的一词,功利也能被正确的看待。
只是看我们如何正确的看待功利,文字被赋予什么样的色彩都没关系,它本来就是作为表达的工具。
不过它曾经中性的含义,相信它中性的词也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启发。
最求功利没有错,按照现在的价值观标准,在安全范围内的功利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不用掩盖起自己的功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