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阅读原文 以暴易暴
直观上,我们认为两个错误的命题可以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事实上,两个错误带来的仍旧是两个错误的命题而已。我们所讨论的这个谬误,可以用如下最简单的方式表示:“因为已经完成,所以现在应该做”。这些空格的选项可以是人类的任何行为,从善意举止到丑恶罪行。
这个论证的推理有赖于如下假设先例独立决定未来的行为。实际上先例不能为未来的行为提供有力的支持,已经完成的行为只有历史意义。在决定先例是否有借鉴意义时,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是事物本身的性质。
这是再明显不过的道理。然而一旦谬误出现,接下来人们都将拜倒在非理性之下,以至于非理性的推理和行为是如此显而易见。历史的篇章写满了这种谬误的例子,而且常常以最宏伟的规模出现。
“他们先做了,所以我们应该以牙还牙。”但是,如果他们所做的是错的,我们的行为就成了一种报复,双方都是错的也不能使这种行为立刻变成对的。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买了演出票,但外面瓢泼大雨,去还是不去呢?
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选择,如果你的判断是“既然买了票了,就去吧”,那就陷入了这类逻辑陷阱。
过去完成与未来行为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也不能为未来提供有效支持。
经济学上把过去的成本称为“沉没成本”,被认为已经消失,排除在决策因素之外。
正确的姿势还是以实际出发,客观的分析问题,不被过去束缚,做自己独立的判断。
A1 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上周日,老婆说要出去一趟,让我带娃。
我当时就很有情绪,"这周加了六天班了,周日还不让休息,太不厚道"
老婆讲 " 这周一天娃都没带,太没责任感了"
其实我们两个都犯了以暴易暴的逻辑陷阱,把沉没成本带入到了讨论中。
A2 以后我怎么应用
改掉这个坏习惯,我打算先从把家庭和工作关系解耦开始
不把工作中的经历带入到家庭关系中,今天晚上和老婆做个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