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一段时间创作实践,现在的粤语古诗文以及小学《语文》的粤语录音已经是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早上的声音,是非常的雄浑圆润,而下午或者是傍晚的时候的录音是有一点点嘶哑的,听起来就没有那么悦耳。
觉得声带是需要做有效的保护,平常可说可不说的就尽量不说;以前就曾经听别人说过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是平常是很少说话的,只有在表演的时候才非常鬼马,妙语连珠层出不穷的。应是要好好保护声音声带的劳动强度,该说话才说话。
早上起床,应是元气满满的,运用丹田之力发出来的声音也是非常圆浑。但是通常我在正式录音之前都会先来尝试练习一遍,读出声来再去录音的,今天早上在灌录小学语文课本,关于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时候,可能是精气神非常饱满吧,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录音前的试读准备,就一气呵成录完整篇课文。边读的时候,眼的余光还是望着下一句一步一步来,这个也是好方法。
后来在翻译课文为“粤语古仔”的时候,突然自发的用另外一种以前从没有尝试过的方法,就是将准备录制的某个段落,先不发出声音,用默读的方式去在脑海里尝试演绎。接着再发出声音来录音,这一个方法是也挺好的,值得以后应用,能够使声带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只用平常的一半的丹田力气就可以完成录音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