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手记:小学《语文》粤语示范

    转眼间,小学《语文》的粤语朗读示范音频发布,已经有近两个月的时间了;一年级的上下册全都录制完毕,二至六年级的上册陆续的更新当中,总体上来看,基本上完成了超过一半;在这个过程中,也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

    首先,是能够将以前在佛山电台演艺班(缪燕飞主讲),所学到的朗读声音技巧应用上来,基本上能够达到声情并茂的状态,会根据不同的角色进行声音演绎。更核心的是,要演绎出不同人物的性格来,为了刻画人物,有时候会是有种结结巴巴的声音呈现,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刻画形象饱满的人物,譬如说在五年级《语文.小岛》一文中,当描写到首长很激动的时候,他深深被小岛上艰辛生活环境下,士兵们在老家背着一袋装的泥土来到这个小岛上面开垦出一小块菜地,上面所种的蔬菜造型为中国地图,将军的声音都有些哽咽,我就是用这种哽咽的声音状态,饱含着深情去进行文读的。

    在演绎《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时,战友看着邱少云被烈火燃烧,但他为了不暴露目标,稳稳地像一块大石头一样纹丝不动地趴着的情景,用的是心如刀绞的语调去演绎,后来能够冲上阵地的时候,那一句“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是整篇课文的高潮,我是用了声嘶力竭的高昂的语调去演绎。在录音的时候,我的拳头也是握得紧紧的,仿佛我自己也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名志愿军。

    第二,是想方设法盘活了很多的广州话俗语和歇后语。现在互联网非常发达,只要输入相关的一些关键词,在上面就能够查找到很多的参考信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使用的,使得语文课文的粤语口语表达非常形象生动;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口语化演绎,能够让当下的小孩子能够掌握更多的广州话俗语和歇后语。

    对于比较少用的一些汉字,有些是《广州话正音字典》没有的,就尝试查找粤语香港话来代替。

    第三,是掌握好自己声带的最好状态才录制音频。通常来说,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声带最好,睡眠休息好的情况下,早上起来的声调是元气十足的,比较是偏向中低音的感觉,尤其是喜欢低音时候的浑厚雄浑的感觉;有时候,晚饭之后看心情,如果状态可以,也会偶然间会和妻子散步后,即兴录上半个小时。

    第四,是将这些《语文》音频课文分门别类,再整理别的粤语专辑,比如目前就整理出《儿童粤语古仔》、《儿童粤语“山海经”》和《小学必背文言文》三个粤语专辑。前两个的订阅量是超乎想象,短短的两周就看见有四到六个订阅,在我的众多粤语专辑里面,这一个订阅量也算是可以的了,相对来说,比起《粤语.论语》和《粤语.金刚经》的60多订阅量是很少的,但是这个是经历过有一年多的积累,才有这么多的粉丝订阅量。

    第五,是感受到现代文学作品精华之美。在粤语朗读演绎之前,是需要先对课文做个详细的阅读,再粤语翻译;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确实是得到了很好的阅读熏陶,这些课文是我几十年前小学的课本从来没有见过的,都是文学中的精品。最深刻的是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桥》、《穷人》和《金色的鱼钩》,歌颂了人类的善良、大无畏和勇敢;当我阅读到红军炊事班的班长,为了照顾三名伤病员,在过草地的时候负责殿后,他凭着丰富的生活经验,用缝衣针制作个鱼钩,边在草地里面煮边用鱼钩,很艰辛地才钓到些鱼补充营养,而他自己却却是让伤员吃完后,再去吃那些吃剩的鱼骨草根。看到这,引起我深深的共鸣,眼眶拍湿润了;当然,这些的阅读理解引起我的深层次情感共鸣,借用这种情感共鸣,融汇到粤语的示范诵读当中,起到了很好的共鸣感染作用。

    这些的粤语语文示范音频,免费对所有的网民开通的,尤其是希望更多的本土广府“细路仔”能够热爱粤语。虽然,目前的订阅量浏览量也不算是很多,但我深深相信,粤语的魅力无穷,课文里面的文学精品精神力量强大,相信啊,总有一天读者会越来越多。

    在茫茫的互联网海洋中,相信总会有有缘人的,会关注订阅喜马拉雅电台的“德政书院”粤语专辑,一起为推动粤语文化,不遗余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