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重心下沉,紧贴各族居民所思所想所盼,帮助大家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社区工作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服务群众的最前线,是推进基层治理的主力军。
规范化推进社区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既是对基层抓落实“最后一公里”的职责定位,又是基层干部一人身兼多职的真实写照。要想“针穿画布秀山河”就必须将“布”铺平,“针”磨尖。首先要减包袱,明确社区工作职责、健全工作制度、确定准入事项,畅通社区工作诉求反映渠道,对社区承接不了的事项及时调整,让社区工作轻装上阵。其次要加砝码,做好基础保障,强化硬件支撑。坚持组织建到最基层、治理实现精细化、服务做到家门口,立体化、全覆盖打造街道、社区、网格党群服务中心(站),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最后要添动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社区工作者作为基层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重要的基层治理工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尤为凸显。所以推进基层队伍建设,要突出正向激励,拓宽发展阈值,推进社工岗政策有序有效落实,让社工“岗责利”统一起来,使社区工作者各有其岗、各具等级、各尽其责、各得其利,解决离任后顾之忧,提升社区工作者归属感。
精细化推进社区服务。以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变坐堂服务为走入基层,通过进一步精细化网格管理,全面提升基层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党建联盟、制度联盟、管理联盟、人员联盟、应急联盟等多种工作措施,实现“管理无缝隙、信息全掌握、服务无遗漏、责任全覆盖、问题早解决”的精细化动态服务管理机制。形成情况掌握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的工作机制,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化责任管理体系,真正达到“小网格、大治理”“小社区、大舞台”“小综合、大处理”的工作格局,全面夯实好社区治理的工作基础和体制机制,达到“乡街吹哨、部门报到”的目标。
品牌化推进社区治理。“群雁高飞头雁领,船载万斤靠舵人”,推进社区服务,要突出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充分挖掘社区品牌效应。社区党组织要结合工作实际,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工作任务,以群众满意度为重要依据,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具体措施,确保抓出特色、抓出成效。特别是在创新管理、创新载体、创新服务上下功夫,打造一批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经验和做法,切实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