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严鲲,2012级生物技术专业,作为团队成员之一于2015年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中获金奖,毕业保送至武汉大学医学病毒专业硕博连读。
作为刚刚毕业离校的我来讲,此番邀请着实是一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思来想去,还是以一本令我印象深刻的书名作为我今天所要分享内容的标题吧。不过,自己资历尚浅,也思之甚少甚浅,到底还是该向母校生命学院的新鲜血液们有个交代,故挑几个自己本科期间印象深刻的事情来说。
(一)学生会和社团活动不是什么耽误学习的妖魔鬼怪
回想大一入学的时候,就如同刘姥姥进观园,对于大学校园里的新鲜事物是一种小心翼翼的爱不释手。还清楚地记得作为当时任我们辅导员的苗苗姐给我们新生讲座时的一个内容,大意是说同学们在大学里可以有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个是“学术帝”,一个是“活动帝”。
当时以为那是一道单选题,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不知道怎么选择的单选题。我始终认同一个观点,在学校里作为学生,学习是第一要义,当然这个学习可以是广义的。基于这样一个认识,图书馆和自习室自然是常去的去处。但是本人生性活泼好动,按捺不住自己便也热情投身于学生活动的圈子。所以,当我肤浅地以为活动与学习是对立面关系的时候,不知不觉把前面的单选题歪打正着地做成了多选题。
人们常常把学生活动经历与毕业后找工作联系起来,这一方面我不多说,我只想以一个“小农“思想来讲收获。学生会与社团的让我因为工作或者兴趣结识了一群人,形形色色,有的人有趣,有的人值得你去学习,有的人会成为你的挚友。他们有人可以跟你组队自习,有人可以帮你搞定热门讲座的入场,有人可以与你分享正能量宽慰负能量无话不谈,有人可以和你疯和你减少青春清单上的遗憾。这么一群人,集合起来就像是一个亲密无间而又无所不能的好伙伴,与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很庆幸我遇到了他们,他们并不完全是那种被妖魔化的”酒肉朋友“,他们中的一些人也理应有与你曾经的中学密友一样的地位。
我希望,你们在选择成为什么帝的时候,别忘了关心下自己的心理状态,而一个好的心理状态自然是或多或少关系到朋友的作用。如果偏重“学术帝“,你同样需要一定的社交活动来帮助你调节自我;如果偏重”活动帝“,你更需要付出一定的真心去给未来的挚友空出位置而不是只是纯粹地为了综合发展自我的目的去参加活动。学生会和社团是除开室友同班同学以外有最多接触理由的认识朋友的地方,但愿你们能从中有所体验有所收获。
(二)不一定非要出国门才能体验异国文化
学校有不少假期去香港或出国游学交换的项目,对于想看看世界的同学们是不错的机会。但是,即使一直作为国内土著民一样有不少机会通过与外国来访的师生接触来实现异国人文的体验。
我在高年级的时候,有幸作为志愿者,先后与香港大学、比利时鲁文大学、美国卡尔顿学院的师生交流。首先大家想到的是,做志愿者英文水平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以为个人经历来看,英文水平是很次要的,只要你有一个想交流的心,做一个有趣的人,你们一定可以开心地“鸭同鸡讲”起来,实在不行,肢体语言是非常管用的。交流并不只是单方面的,他们选择来成都同样有很多想要了解和体验的东西。比如他们会对我们男女宿舍分住表示“同情”,会对我们社交账号不用本人照片作为头像感到疑惑,对我们给欧美偶像的各种昵称深感有趣;再比如计划生育的政策变化,我们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对祖国发展的看法。小到生活琐碎,大到国家理解,这其中的想法交换既有感性的欣喜也有理性的思辩,回味无穷。至今,有同学与我还保持着联系,成为了长期关系的朋友。
我希望,你们在面对学校或者学院提供的资源平台时,能够少一些顾虑,多一些主动。所谓的国际视野除了阅读大量的读物,除了走出国门,你们同样可以有机会在实实在在的平常生活中接触到。
(三)iGEM让我觉得生命专业也可以如此酷炫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机器人大赛,数学建模,挑战杯,可以算是电子科技大学重点支持同学们参加的高级别高水准的赛事。纵使在生命学院,每年都有不少生命学子积极参与其中,可以说,在学校的包容环境里面,竞赛并没有什么所谓的专业壁垒,源于兴趣的你们通过主观能动的学习一样能在各项竞赛中一展身手。
但在这里,我想聊一聊我切身参加过的具有本专业特征的竞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iGEM由麻省理工学院院于2003年创办,2005年发展成为国际性学术竞赛,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顶级国际性学术竞赛。电子科技大学是由2013年首次参加,我们生命学院是代表学校参与此赛的最主要的队伍主力,2016年也将迎来我们学校的第四次出征。
被选上iGEM的队员自然是荣幸的,从科研角度来看,能够亲身体验一个课题从立项准备、具体实施到获取数据整理结果,期间有老师的一路的指导也有同学的讨论;从综合发展角度来看,需要网页视频制作、美工设计、组织开展社会活动等等,每一个队员都是无不尽其所能。当初报名是奔着这些眼花缭乱的收获而去,仔细想想岂不美哉,而这丰富的内容也意味着在很多时候需要克服困难边学边用。
发现一个现象,提出一个科学问题,设计实验来尝试解决问题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和认可,这个过程的酷炫程度着实不比制作一个自己的机器人要差。此外,有幸能远赴美国,与全世界200多支队伍相互交流、同台竞技,展示着千差万别的精彩纷呈的项目,分享着各式各样的奇思妙想,更是让人酷炫到热血沸腾。通过这个比赛,你会发现原来有如此多的人在生命领域里做着各样的有趣的事情,你会很轻易地被各国小伙伴的极客精神所感染,而这使得你的不停地阅读枯燥的文献和重复实验显得有意义了。
我希望,无论你们是否想要在生命领域继续研习,不要忽略掉生命领域里面纯真有趣的东西,也不要忘记,粮食危机问题需要谁来解决,肿瘤病人的精准治疗问题需要谁来解决,人类自身的千万谜题需要谁来解开,没错,未来的生物学家们,而你们有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员。
在《想当厨子的生物学家是个好黑客》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深深触动到了我:
“我们生活在两条真实却平行的时间线上:上学上班养儿养老的技术流真实,和狂奔着追赶新能源新技术新发现新人类的博物学真实。我们像是一群冲进大气层的陨石,看着整个星球的过去未来隆隆驶近面门,烈焰焚身。好奇、探索和奔走背后是焦虑:世界如此光怪陆离,而我们如此tiny tiny,如果回避已经不可能,唯有张开手掌和胸膛,欢声大笑迎向它结结实实的拥抱。无论你有没有做好准备,无论这些人的努力与成果在你看来不过是遥远世界里意义不明的幻觉烟火,早晚有一天,他们的世界会把你按部就班的小日子翻个底朝天。”
如果专业选择的回避已经不可能,你们同样应该开开心心地度过你们美好而又难忘的本科四年。我所提及到的那些大学生活的点滴,是你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将会体验到的一部分,而我所提及到的类似情怀的东西,也是你们作为大学生应该有所独立思考的一部分。
2016.10.8 写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