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分享已经取得当事人同意了
“你要相信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如果当你都觉得自己不了解自己了,这或许是内心的自己正在给你发出信号,它已经被你忽略的太久,堆压了太多的情绪,正需要你的意识、看到和拥抱!”
这是昨日我初识一位转介咨询者,这是我们在非咨询情况下面开启的一段对话。
她的困惑:
“我感觉我不了解自己为什么这样,看起来我很很好,为人着想;然而我感到我内心并不是这样的,我会觉得自己阴暗,我期待你能分析一下我,并且告诉我:我是怎么了。或者你来分析一下: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感受到我一点也不了解自己了。”
在我们在沟通时,我抛开了她试图证明的潜在目的性,我感受到了她内在的冲突和不快乐。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句话:“从你的表达里,我感受到了你内心的冲突、哪些在现象中看起来很好的事情,然而在你的内心世界享受不到这些带给你的快乐,是吗?”“嗯,是的... ...”
“你要相信... ...”
这个问题让我很触动,这是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遇到提出这个问题和需求的第三个人了。虽然过往在咨询环节下也会有发生,然而这一次我才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恰恰是这三次的觉察,我能够感受到了面对这个问题背后的自我成长。感谢这三个向我提出问题和需求的人,同时我也把自我相关的经验整理给正在面临这个问题的人。
第一次,提出这个问题的是我刚熟悉不久的同事。当时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觉察并不深刻,或许也因为是在生活的场景中,我并没有刻意深挖问题背后的信息。而是在她的表达感受到她的无奈、痛苦、纠结、冲突的情绪之后我的内心有了一丝助人的使命感。
我跟她用“生命数字”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分享了我的经历。
“我曾经也有类似的经验,也寻求更多的自我认知,希望自己的内在更加快乐。在我没有进入心理学开始之前,我也把希望寄托于一些工作和专业人士身上。”
下面这个是我的经历:
我大概时17年左右,陆续接触了一些星座、数字生命、紫微星盘,它们通过我的出生日期、时间便可以判断我的性格、家庭,甚至未来。当时我觉得好神奇,我会像初学者一样一一对应每一个条件,对于哪些直击心灵的推断更是欲罢不能,总依赖当下的“ta”能不能在多说一说我,通过“ta”说的,我才知道我原来是这样的我。
伴随而来的那种窥探欲愈发严重,而过往累积的伤疤也在伴随一层层扒开。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无能”,原来一切都是注定的。当时我对于“原生家庭”的指责最为强烈。
我现在回忆起来,在当时并没有感受到自己的“无能”,甚至格外自信,我按照5号人格特质去活,我按照我应该喜欢的颜色去喜欢。只有到最空虚、孤独的时期,我会突然憎恨和绝望。
在那之后不久我做了第一次的个人心理咨询,当时我已经通过九型人格、家庭教育等等有了一些些心理基础,当面临我和伴侣冲突时,我急切的需要心理咨询师告诉我怎么了。我在50分钟的情况下面尽可能的讲述我的一切,关于我的家庭、我的成长史,我说了很多,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是什么,乞求心理咨询师给我一些解答。然而咨询师并没有给到我这些问题的解答,当时我和那位咨询师也就中断了。
后面我系统的学习了心理咨询师,紧接着又学习了沙盘技术,终于理解并找到了心理咨询的意义。坚信人本主义,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灵专家,每个人都有对于自我生存的内驱力,相信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安全可信任的环境,同时由咨询师和来访者这样的一种不是关系的关系,来疗愈来访者在关系中所承受的创伤,并进一步感受到自我能量的唤醒,是我在改变这一切,并不是咨询师改变的,而这个过程是在咨询师的陪伴下发生的。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再没有过去那种扒开过去的伤痛。而是转换成为我承认了过去伤痛,同时一次次的陪伴让我可以更好的面对它、拥抱它。
我在事后有邀请这位同事参与一些心理团辅的活动,几次下来的机缘结果都并未参加。而这一次在生活中面对这个问题上面,我充分的享受了主动权,进行分享和引导,也梳理了过往我对自身在面对这个问题的真实探索。这也是我在咨询内未曾体会的自我真实情感。
也恰好是这次结果引起了我的注意。真正的让我看到、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是,就在这个月我面对的第二次来访者,她也用着几乎一样的语气向我发出邀请。这次我听见了这个问题,在当时她知道我听见了,我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随之她也参加了一场沙盘体验活动。
而我在回去之后提出了几个反问:是真的不了解自己吗?Ta说的需求真的是她用语言表达的如此吗?我在面对这个提问的时候,我有怎样的情绪和反应?
在我对当下反馈进行觉察之后,我回到最初我在提出这个话题时,真实的需求是什么?当时我期待听到什么样的回复呢?
当我也意识到提出这个需求的当下,其实也存在内在不易觉察的潜在的目的性。我又一次看到了自己,认识了自己。
而当我重新面对这个问题时,我真诚的分享到:“你可能需要勇气诚实的去感受一下内心那个真实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