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女,现居纽约,喜欢读书,写字(属于不写出来就会憋死那种)
父亲是个搞科研的书呆子,母亲反而大大咧咧的,
我吸收了他们的优点,发扬光大至极,
所以经常一会儿呆一会儿二的
从小, 不知曾经是不是文艺青年的母亲给订了许多刊物,
然后伴着《小葵花》《儿童时代》《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读者》《散文选刊》《诗刊》等一系列丧志读物一路长大。
小小少年,刚来了一本喜欢的刊物时,经常躲卫生间里一看就不出来了,全家人都找不着......
很小时候,父母调动工作,住了一个特别大的房子,我经常能从角落里翻出几本书来,有次,我不知在哪里抽出几本又破又旧的《成语故事》,觉得太好看了,现在还记得“望梅止渴”的故事
那时,母亲对还在上小学的我说要去读《林海雪原》《红岩》(座山雕,江姐系列),好象不读就当不了共产主义接班人似的,当时觉的《林海雪原》蛮好看的,大雪山毕竟蛮好玩的,《红岩》是真不好看呀(当时太小了吧)
上初中时, 突然有天对自己没全看“四大名著”羞愤不已,回家冲着父亲慷慨陈词,激动的快热泪盈眶,当时,我觉得父亲莫名其妙的看着我,然后, 我一激动, 自己买了一整套, 然后,依旧没看完......
后来家里的期刊特别多,感觉四处都是,《诗刊》《诗选刊》等随便抽出一本差不多就是没读过的,那时也看不太懂诗,上了college,有次诗歌竞赛,老师对我的文字还是很有期待的,我写了个小散文,分成行,当做诗递了上去,现在还记得老师摇头的表情......
稀里糊涂的长大以后,作为业余爱好,还自修了本科的文学专业,结果特点就成了对西方文学史的名著都知道,但哪本都没认真读过,所以当别人一提起哪本名著时,我立马眼观鼻鼻观心,心里使劲发烧
在家里看到书上特别有意思的句子时,经常“扑哧”自得其乐,大家都莫名其妙,后来父亲先发现了规律,以后再自己捧着本书无厘头的哈哈哈,父亲就会补上一句:“这是又看傻了”。我现在这病都没治过来,看到微信上有趣的聊天和段子, 就笑的停不下来, 旁边的人都好奇的看着我, 好在,美国人啥没见过……
在家时比较吃饱了撑的,不时玩玩见月伤怀什么的,在欧洲生活后,哇,大家个性都这么自由啊!然后,我就开始上天了
小学三年级, 第一次作文,看图说话 “小鸡长大”, 我硬是给写成了一篇童话故事,老师有点surprise,课后全班传阅,此后每次我的作文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胡思乱想的日子......
总之,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乐起来别说没心没肺, 连肝胆肠胰都能给乐没了的女汉子, 而心细起来连发丝划过空气的声音都能听得见的逗比
希望我能在写下一些快乐的文字的同时,也能让你莞尔,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