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
三个瓶颈导致当前课程改革的种种困惑:第一个瓶颈,制度滞后;第二个瓶颈,教育立法滞后;第三个瓶颈,教师研究滞后。
2.新课程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
当前课程改革区别于以往的分水岭,就是从课程总体设计到课堂教学设计,始终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的地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特别是,这次课程改革关注课程整体设计,期望确立两种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以为学科课程是知识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经验课程,它们不是二元对立关系。两种课程都基于同样的课程目标,拥有同样的基本要素——知识和经验。两种课程的差异只是知识与经验的组织方式的差异——学科课程是以学科内容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现实的主题为核心组织知识与经验的。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科课程所排除了的现代社会以及人类与人生的切实问题作为课程内容的,它打破了传统分科主义的束缚,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学习经验的基本框架。
一般来说,课程改革在“总体设计——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的设计链中总会存在两个落差:在“在总体设计与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第一个落差;在“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第二个落差。第一个落差需要通过对话、讨论来解决,学会主张、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妥协、学会分享。第二个落差需要通过教师培训来解决。课程实施是一种教育实践的过程,是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即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3.我国的教育发展缺乏经验、人员、技术,但更缺乏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
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在课程规划、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等方面,长期占主导的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考方式。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需要兼顾两个维度——“现实维度”与“未来维度”,需要求得“变与不变”的两者统一。
(1)基础理论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文本的历史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里程碑——“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建构主义”从“个人建构主义”发展到“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的一个基本立场,就是旨在消除个体与社会文化的二元对立。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生成不是单纯个人的事件,而是通过彼此之间心灵交互作用建构的。就是说,人是在社会文化情景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往作用,来建构自己的见解与知识的。更进一步说,人的学习不应当是封闭于个人主义的操作过程,而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一种对话过程和修炼过程。
(2)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从“行为主义范式——信息处理范式——建构主义范式”。即从控制学习者行为的行为主义,转型为学习者自身挑战客观世界、发现其价值与意义,从而再建客观世界之意义的建构主义。
“教学觉醒”意味着教学主体的回归。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也就是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这种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主观与客观、知识的接受与发现、知识的解构与建构、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等诸多关系的统一。新课程凸显“探究学习”,并非否定“接受学习”,而是旨在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
归根结底,课程改革是一种“学校文化”的转型。
2017年12月24日